本報記者 包興安
財務造假是資本市場的“毒瘤”,也是中外監管機構共同打擊的對象。
近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加強國際監管合作,是適應全球金融市場開放和風險防范的必然選擇。其中,開展聯合檢查是國際審計監管合作的通行路徑和普遍做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際審計監管合作開展聯合檢查的方式是當下比較可行的一種路徑。一方面,這種方式在涉及跨境事件時,可以更好地處理主權與治權的問題,容易讓雙方所接受,也可以充分考慮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制度和協議約束,在執行層面的可行性更高;另一方面,聯合檢查可以集中骨干力量,在統一的時間內快速、高效地解決問題,還可以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有利于提高我國跨境監管的綜合能力和整體水平。
事實上,一直以來,中國證監會高度重視跨境監管合作,支持境外證券監管機構查處其轄區內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積極推進與境外審計監管機構的合作,共同維護各國投資者合法權益。
據了解,在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多邊備忘錄等合作框架下,中國證監會已向多家境外監管機構提供23家境外上市公司相關審計工作底稿,其中向美國證監會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提供了14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工作底稿,僅2019年就向美國證監會提供了3家。此外,2019年10月份中美雙方對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存放在中國內地的在美上市公司審計工作底稿調取事宜也達成了共識。
“打擊國際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聯合檢查和審計工作底稿當然很重要,但這些只是跨境監管合作一個重要環節或載體。”易會滿指出,更為重要的是,要通過充分溝通協作建立監管者之間高度的相互信任,并在此基礎上共同建立打擊跨境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的執法聯盟。缺乏信任與合作,解決不了有效打擊財務造假的問題。
盤和林表示,跨境監管合作不能只有“枝葉”,也要有樹木的“主干”,共同建立打擊跨境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的執法聯盟就是所謂的“主干”。僅有“枝葉”只能針對單一具體的跨國違法行為進行監管,無法建立專業持續的執法力量。而建立執法聯盟則可以成立全天候的工作機構,對犯罪行為進行系統性的打擊和長久的震懾。當然,這個“主干”,只有雙方在充分的溝通協作和高度的相互信任基礎上才能建立。
談及如何有效建立國際監管合作時,盤和林建議,一是在談判中必須堅持相互信賴、尊重主權等原則,不能違背國際法的精神;二是要建立一支常設的執法隊伍,既具有國內外金融、房地產、工業制造、物流管理等各行各業的專業化知識,也熟悉對外國際交流與合作。
此外,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崔志娟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建議建立跨境監管合作的互信機制、建立跨境合作的審計監管規則和工作機制。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