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層次更加簡明清晰的市場格局
□做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各項準備
□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
□推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積極探索長期資金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模式
□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培育深市特色ETF產品體系。拓展衍生品體系,豐富風險管理工具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臺,探索實現灣區債券市場互通
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初顯成效,被賦予建設“優質的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的交易所”使命的深交所,11月14日迎來了2020年會員大會。119家會員代表、證監會系統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深交所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商深市下一步改革發展大計。
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各項準備、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推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本次大會審議通過相關工作報告,選舉產生第五屆理事會會員理事、第三屆監事會會員監事,組成新一屆理事會、監事會,也繪就了深市未來改革發展藍圖。
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深交所要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強基礎制度建設,提高市場包容性,豐富投融資產品供給,充分發揮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功能,推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快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致辭中表示。
李超充分肯定深交所和全體會員在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他指出,證監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深交所加快改革開放,推進創新發展,完成好這一重要使命任務。
深交所理事長王建軍表示,無論是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都更加需要支持創新、服務創新、引領創新。創新始于技術,成于資本。接下來,深交所將堅決扛起資本市場先行先試的責任,與廣大會員一道,以先行示范的魄力、先行示范的標準、先行示范的擔當,全力把深交所塑造成為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
具體來看,深交所將塑造更加包容高效的創新支持市場體系。加快建立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層次更加簡明清晰的市場格局,提供更加包容的投融資環境。塑造高水平創新資本循環機制。提高創新資本流轉效率,降低資本流轉成本,完善再融資、并購重組和減持等基礎制度,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深交所還將塑造具有創新市場特色的全球資產配置平臺。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布局產品線,充分匹配投融資兩端的需求。
做好全市場注冊制準備工作
當前,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等一系列資本市場重大改革舉措穩步落地實施,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在深交所理事會、經理層繪就的深市未來改革發展藍圖中,“做好全市場注冊制準備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
王建軍在作理事會工作報告時表示,深交所將深入總結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經驗,做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各項準備。
深交所總經理沙雁表示,8月24日,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成功落地,截至10月底,已有41家企業在創業板上市,65家再融資、1家重大資產重組申請注冊生效,市場各方有很強的改革獲得感。同時,深交所隊伍、業務、服務和技術系統也經歷了一次全面鍛煉,為更好推進落實各項改革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接下來,沙雁表示,深交所將深入推進落實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先行示范區綜合授權改革重點任務。鞏固創業板改革成果,全力保障創業板注冊制平穩運行,做好全市場注冊制準備工作,支持更多優質企業上市。
深交所同時強調,將健全優勝劣汰機制,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推動構建自律監管、行政處罰與刑事懲罰、民事賠償有機銜接的全方位立體式追責體系。
沙雁表示,將持續提升一線監管質效,踐行“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九字方針,突出“建制度”主線,以推行注冊制與健全退市機制作為抓手,持續完善各項基礎制度,把好市場入口出口兩道關。深化監管協作,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強化投資者保護。
推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
記者注意到,深交所理事會工作報告和總經理工作報告都將完善產品體系、推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列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王建軍明確表示,將推動更多長期資金入市,積極探索長期資金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模式。
沙雁在作總經理工作報告時也表示,深交所正從構建更適應創新資本形成的制度體系、促進資本高效循環的市場體系、有利于吸引中長期資金的多元化產品體系等方面入手,抓緊研究制定符合深交所定位、特點的“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建設方案。
“當前深市機構投資者占比還不夠高,要想辦法吸引長期穩定的機構投資者進入,必須完善產品體系。”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閆冬說。
在深交所繪就的改革藍圖里,對完善產品體系著墨頗多。理事會工作報告里提到,建設高質量固定收益市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特色產品。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培育深市特色ETF產品體系。拓展衍生品體系,豐富風險管理工具。
深交所總經理工作報告也提到要“深化對實體經濟供需兩端研究,加大創新產品研發力度,進一步豐富債券品種,規范拓展ABS產品,穩步推進公募REITs產品。做大做強核心ETF產品,豐富主題類、行業類ETF產品,提升深市標桿指數影響力”。此外,還特別提及,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臺,探索實現灣區債券市場互通”。
23:54 | 威高血凈開啟資本市場新征程 募資... |
23:54 | 展鵬科技加速推進雙主業融合 公司... |
23:54 | 直擊貴州茅臺股東大會:以更韌性生... |
23:54 | 華納藥廠:闖出“高端化+全球化”... |
23:54 | 電池能量密度“競賽”日趨白熱化 |
23:54 | AI眼鏡市場“蓄勢待發” 相關產業... |
23:54 | 新能源巨頭加碼布局 電動重卡發展... |
23:54 | 國產操作系統迎突破 華為正式發布... |
23:54 | 抓住歷史機遇期建好鴻蒙新生態 |
23:54 | 商業銀行多措并舉 助力外貿企業穩... |
23:54 | 滬金主力合約多頭連續4個交易日減... |
23:54 | 信貸精準滴灌實體經濟 銀行筑牢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