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資產匹配狀況較好的保險公司,允許其在現有權益投資30%上限的基礎上,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重。
險資投資資本市場一直備受各方關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險資權益投資占比已達近年來的高點。多位險資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監管部門此舉有助于保險機構進行多元化投資,未來也可為股票市場帶來資金增量。他們普遍看好權益市場投資前景,但是目前市場波動較大,險資或將謹慎出手。
去年底險資權益投資占比13.15%
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8.52萬億元,其中6.4萬億元投資于債券,2.52萬億元投資于銀行存款,2.44萬億元投資于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權益投資占比13.15%,盡管不及2015年牛市時15.18%的占比,但也是三年來的最高點。
2019年,股票市場向好,保險行業實現投資收益8824億元,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4.94%,較2018年高出0.61個百分點。
那么這2.44萬億元投資規模分布如何呢?
直接投資上市公司股權方面,此前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險資投資股票規模14942億元,比年初增長41.37%,占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的8.06%,投資收益率達9.16%。東方財富數據顯示,目前已披露2019年年報的公司中,有22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出現險資身影,險資合計持股市值2976.6億元,持股145.77億股;剔除中國平安(02318)集團對平安銀行的持股,險資重倉股32.33億股,持倉市值1126.81億元。
22家公司中,有10只持倉未動,4只加倉,3只新進,5只減持。
具體來看,獲得險資增持的股票分別為金禾實業、中炬高新、寶鈦股份、數據港。萬科A去年四季度遭險資減持超過3.6億股。
除直接投資股票,基金也是險資進行權益投資的主要方式。此前有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險資投資證券投資基金規模9423億元,比年初增長8.93%,占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的5.09%,投資收益率6.08%。此外,也有部分險資持有新三板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股權。
看好權益投資前景
全球進入降息通道,疊加近期全球疫情發酵,保險資管面臨更大挑戰。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日前指出,當前保險資管行業主要面臨以下問題:一是市場環境不穩定,短期內股市和債市都面臨震蕩行情;二是信用風險上升,企業受疫情沖擊經營困難,進而影響償債能力;三是資產配置難度大,債券配置空間收窄,優質項目和資產稀缺,投資收益難以提升。
近期來自保險業資產管理協會的一次投資者信心調查顯示,半數高管預計受疫情影響,公司將調整2020年的資產配置計劃,股票和另類投資成為多數選項,尤其看好A股和H股的投資機會。
花旗近日發表的報告認為,中國保險公司的股票投資占比較低,預計港股市場上的四家中資保險公司近期會積極購買A股和H股股票,股市大跌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買點。
非理性舉牌難以重現
歷史上曾不乏險資大量舉牌。2015年,在A股處于巨幅震蕩時,監管部門曾短暫地放寬保險資金入市比例。隨后,個別激進的險資通過保險理財資金頻繁舉牌,直至引發一輪新的監管風暴。
多位保險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行業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整頓和規范發展后,保險公司治理、保險資金的流向受到更嚴格的監管,運作日益規范,已不大可能再出現非理性舉牌頻發的現象。
另一方面,從險資的一部分投資行為來看,險資權益類投資仍然非常謹慎。Wind數據顯示,重要股東二級市場交易方面,以變動時間計,今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基本以減持為主,鮮見增持行為。今年以來主要減持行為是平安人壽減持云南白藥,3月10日晚間,云南白藥公告稱,接到平安人壽告知函稱,自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3月9日,平安人壽合計減持17次,已減持股份占云南白藥總股本的1%,達1277.40萬股,完成其減持計劃。公司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意味著后續減持行為將不需要公告。查閱歷史公告可知,平安人壽持有的云南白藥股份來自于此前參與的定向增發。
同時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今年以來險資二級市場舉牌行為都發生在估值更具優勢的港股市場。截至目前,國壽系和太保系舉牌了農業銀行(01288)H股、贛鋒鋰業(01772)H股和錦江資本(02006),今年以來險資尚無A股二級市場直接舉牌行為。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