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本周以來的兩個交易日,保險板塊指數連續上漲,尤其是11月17日,A股三大股指震蕩盤整之際,保險股“穩定器”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從今年以來市場表現來看,在基本面持續復蘇和政策導向友好的大環境下,備受期待的保險股反彈之路卻遲遲未能展開,不少投資者感覺落差很大,但是機構仍在積極表態“保險股配置良機來臨”。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11月份以來,開源證券、天風證券、長城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等券商紛紛表示堅定推薦保險股。
“保險股的投資邏輯在于估值低、行業復蘇明顯、業績符合預期以及存在估值回歸的需求。”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仍然是布局保險股的好時機,一方面,預計險企2021年保費增速有望得到明顯改善甚至超預期,另一方面是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長端利率上行,險企資產端有望持續得到改善。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資金的認可?!蹲C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近兩個交易日,保險板塊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凈流入11.59億元。具體來看,中國平安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115092萬元,新華保險緊隨其后,大單資金凈流入4946.48萬元,這兩只個股合計吸金超過12億元。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疫情和有利于科技成長的金融改革和貨幣政策環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險板塊的表現。隨著國內經濟和消費復蘇態勢明顯,全球經濟和消費在疫苗重大進展情況下有望快速恢復,保險行業景氣度恢復和改善會在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逐步體現。結合明年“慢牛”行情和年前市場震蕩、板塊輪動可能性較大,當前或許就是部分調整到位保險龍頭的配置時間窗口。
對于配置標的選擇上,最近1個月,5只保險股獲券商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人壽等3只個股券商看好評級家數均在20家以上,分別為23家、21家、21家。
袁華明告訴記者,中國經濟向消費拉動的轉型、城市化、老齡化趨勢有利于保險行業的中長期發展,金融市場改革和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變化對保險頭部企業更有利一些,綜合起來,保險龍頭的中長期投資價值比較突出。
天風證券表示,疫情影響延續至三季度,導致保險公司負債端表現仍然低迷。判斷負債端至暗時刻或許已過,2021年保費改善可期,短期與長期因素兼備。短期方面,開門紅提前帶來“開門紅則全年紅”,將構成有力催化。展望明年全年,疫情影響的逐漸消除及居民收入預期的修復,將使得保險需求進一步回暖。首推中國太保、中國平安。
表:保險股市場表現一覽
制表:吳珊
(編輯 喬川川 策劃 趙子強)
10:26 | 金融改革向“綠”行成果豐 中國已... |
10:23 | 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2025年家政興... |
23:47 | 負極材料賽道上市公司應三方面入手... |
23:47 | 中科電氣鋰電負極材料出貨量何以躋... |
23:47 | 皓元醫藥總經理鄭保富:抓住ADC賽... |
23:47 | 55家上市公司預告 上半年業績醫藥... |
23:47 | 高溫來襲保供電 上市公司“風光水... |
23:46 | 丙烯衍生品上市交易在即 將有效填... |
23:46 | 上半年私募證券基金備案產品5461只... |
23:46 | 12家中資券商入選港交所綜合基金平... |
23:46 | 券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試評價... |
23:46 | 強化與投資者利益綁定 公募基金管...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