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17659.60億元!截至6月24日,滬深兩融余額創2015年7月7日以來新高,其中融資余額16129.12億元、融券余額1530.48億元,同時兩融余額較6月16日增長321.99億元,實現六連升。
“兩融規模一向被視為投資者情緒晴雨表”,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兩融余額的增長顯示出增量資金的入場搶籌動作,反映市場的活躍度不斷提升。可以看出,近幾個交易日滬指出現恢復性上漲,一些重點行業備受市場關注,無論是權重股還是題材股形成良好的賺錢效應。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孫恩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兩融余額的持續增長,體現出市場做多情緒高漲,但需要注意兩融資金對市場沒有領先性,只是跟市場具有同步性。近期兩融資金持續增長,主要是因為貨幣政策收緊預期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以及外資流入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導致。
行業分布方面,6月18日以來截至6月24日,在申萬一級的28個行業中,有16個行業被融資客凈買入。其中,電子、化工、機械設備等三類行業頗受融資客青睞,期間凈買入金額分別為74.64億元、21.47億元、19.23億元。
陳靂認為,電子行業主要受科技的發展推動,化工行業受原材料漲價及利潤增長預期推動,機械行業則受益于成本端原料采購下降以及基建開工訂單的推動。目前三類行業的相關個股也迎來了明顯反彈行情,從而帶動了融資融券交易的活躍度。
海浦投資市場總監王寶儀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電子行業景氣度較高,中報業績預期較好,受到市場廣泛認可。背后資金流入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海外疫情影響疊加5G、新能源車產業鏈需求高速擴張,導致半導體供需失衡,因此各大企業積極擴產,半導體企業景氣度以及業績預期較為確定。二是受蘋果iphone13發布消息影響,5G應用帶來消費電子產業鏈的成長預期。三是消費電子板塊前期深度調整,估值水平較低,有資金配置價值。
杠桿資金由于對風險和收益有一定的“放大效應”,從而受到市場所關注。業界認為,從全球資本的流動來看,目前各路資金流入到A股的態勢明顯。一方面,因為我國經濟增長比較穩定。另一方面,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逐步對外開放,股市和債市先后納入國際相關指數體系,各路資金加快配置中國優質資產。
展望后市,東莞證券分析師費小平表示,一是經濟增長以及企業盈利仍是市場行情上漲的關鍵因素,疊加一些大盤藍籌股估值較為合理,奠定大盤相對穩定基礎。二是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持續提升與資本市場財富配置潛力持續增加雙推進,對市場形成一定的積極作用。市場中期上行趨勢并未改變,預計將充分蓄勢后逐步拾級而上,特別是在中報業績披露前后市場的活躍度仍有提升空間,有望帶動市場進一步企穩反彈。
(編輯 張明富 才山丹)
16:13 | 技術+資本雙輪驅動 何氏眼科掘金... |
16:01 | 上峰水泥半導體投資企業長鑫科技啟... |
15:57 | 昊帆生物: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東... |
15:55 | 京東外賣上線4個月 近200個餐飲品... |
15:53 | B站推出視頻播客扶持政策 將在暑期... |
15:01 | 雷曼光電積極實施海外專利布局 |
14:44 | 小紅書App品牌升級 啟用新品牌口號... |
14:02 | 全球支線航空市場有望復蘇 山河智... |
14:00 | 創業板軟件ETF華夏正式發行 |
13:59 | 健康之路入選“中國健康科技企業50... |
13:58 | 邦基科技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3:49 | 容百科技6000噸鈉電正極項目開工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