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袁傳璽
2022年12月7日,中指研究院發布了《中國房地產市場2022總結&2023展望》《2022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ESG測評研究報告》和《2022年中國物業服務價格指數研究報告》。
2022年,在“房住不炒”總基調指導下,監管部門多次出臺利好政策,從支持需求端到支持企業端,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同時也為地方因城施策釋放空間。2022年已有超300省市(縣)出臺政策近千條,達到近年峰值,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強,對需求端政策的優化頻發,多地房貸利率達歷史低位。進入11月,多項重磅政策落地,“金融16條”允許房企債務展期并加大對房企融資支持力度,后續商業銀行積極跟進落實資金支持,“第二支箭”“第三支箭”接連落地,政策整體呈現出落地快、范圍廣、規模大的特點。
市場方面,2022年1-11月,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0.06%,漲幅較去年同期收窄2.4個百分點;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累計下跌0.55%。下半年以來,受市場下行壓力加大、居民購房預期持續走弱、房企打折促銷等因素影響,房價持續下行。至11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已連續5個月環比下跌,超半數城市房價環比下跌;百城二手住宅價格已連續7個月環比下跌,四分之三城市價格環比下跌。土地方面,受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房企資金承壓影響,政府推地及房企拿地意愿均不足,全國300城住宅用地供求兩端均縮量明顯,絕對規模均降至近十年同期最低水平,成交樓面價結構性小幅上漲,流拍撤牌率仍在高位,土地底價成交占比持續走高。民企拿地意愿不足,央國企二批次后拿地漸顯乏力,地方國資拿地金額占比逐批次走高,托底現象明顯。企業方面,2022年1-11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42.1%,16家房企業績超千億,較去年同期減少16家;拿地總額同比下降50.5%,頭部企業投資呈現向核心城市聚焦、強化城市和區域深耕;房企融資規模同比降幅近五成,成本小幅上升,新政下融資蓄勢待發。
宏觀環境方面,展望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放緩,外需增長或出現乏力,我國出口貿易面臨較大挑戰,國內經濟支撐或將轉向內循環拉動,而短期疫情防控政策過渡仍需時間,消費或延續疲軟態勢,房地產的穩定性愈加重要。預計未來我國財政、貨幣政策仍將持續發力并保持寬松基調,助力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隨著各項穩經濟政策顯效發力,經濟運行有望逐步恢復。
在此背景下,根據“中國房地產業中長期發展動態模型”分析,預計2023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銷售量價趨穩,新開工面積調整態勢難改,投資或繼續下行”的特點。
(編輯 李波 上官夢露)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23:32 |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
23:32 | 智慧醫療照進現實 手術機器人煥然... |
23:32 | 從“內卷”到“外拓” 銀行信用卡... |
23:32 | 金租公司發揮融資租賃專業優勢 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