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國家外匯局再次通報外匯違規案例,此次公布的27起違規案例中,4起涉及個人非法買賣外匯或分拆逃匯,13起涉及銀行違規辦理相關外匯業務,5起涉及第三方支付公司違反外匯管理規定,其余為企業違反外匯管理規定。
外匯局表示,2018年以來,外匯局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開放、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維護外匯市場健康良性秩序,針對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企業轉口貿易等重點主體和業務開展專項檢查,嚴厲打擊各類外匯違法違規行為。上半年共查處外匯違規案件1354件,罰沒款3.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7%和59.5%。其中,查處金融機構違規案件455件,企業違規案件340件,個人違規案件559件。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的違規案例處罰力度較大。不少違規銀行被處以百萬以上罰款,并暫停相關外匯業務。其中,民生銀行(5.84+2.28%)廈門分行在辦理內保外貸簽約及履約付匯時,未按規定對債務人主體資格、貸款資金用途、預計還款資金來源、擔保履約可能性及相關交易背景進行盡職審核和調查,被處以罰沒款2240萬元,暫停對公售匯業務三個月。
第三方支付機構違規行為也是此次處罰的重點。在此前外匯局公布的違規案例中較少出現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身影。其中,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因憑虛假物流信息辦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構成逃匯行為,嚴重擾亂外匯市場秩序,性質惡劣,被處以罰款1530.8萬元。支付寶也因超出核準范圍辦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且國際收支申報錯誤而被罰60萬元。
多位外匯交易員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近兩周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快速貶值,在岸和離岸的價差持續擴大,引發了金融機構跨境套利的再次興起。香港一外匯交易員表示,在港的中資企業購匯增多,跨境套利也多了起來。
7月2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低298個基點報6.7891。離岸人民幣一度失守6.84關口。在岸人民幣收盤報6.81,較上一交易日下跌266個基點,創去年6月27日以來新低。
23:56 | 市場化養老“輕重并舉”構建產業新... |
23:56 | 落實好上市公司獨董制度 強化關鍵... |
23:56 | 4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6933億... |
23:56 | 從“去庫存”到“優結構” 專項債... |
23:56 | MSCI納A指數樣本調整將生效 外資機... |
23:56 | 人形機器人潛力大 超百家A股公司競... |
23:56 | 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強 A股有望引來更... |
23:56 | 第三十二期:如何運用ETF構建中低... |
23:55 | 央國企全面實施市值管理 堅定高質... |
23:55 | NPC開講冷笑話 AI玩“活”游戲世界 |
23:55 | 從“港股三朵金花”爆紅看新消費賽... |
23:55 | 商業航天“出海”搭建全球產業新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