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超百項重大工程項目,總體涉及交通重大工程、通訊工程、產業協作和優質生活圈建設等四大類別。
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認為,《綱要》提供了一個通過經濟、基礎設施合作、產業合作等平臺來弱化行政邊界、強化經濟互動的方向指導作用。
在交通重大工程當中,《綱要》中提到,要依托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題的快速交通網絡與港口群和機場群,構建區域經濟發展周代,形成主要城市間高效連接的網絡化空間格局。
《綱要》提及推進贛州至深圳、廣州至汕尾、深圳至茂名、岑溪至落定等鐵路項目建設,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機場改擴建,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而在構筑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加快深中通道、虎門二橋過江通道建設,更好發揮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作用,推進蓮塘/香園圍口岸、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橫琴口岸(探索澳門蓮花口岸搬遷)、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等新口岸項目的規劃建設也被重點提及。
以已經落地的港珠澳大橋為例,大橋正式開通后,香港到珠海、澳門的通勤時間縮短至30分鐘。
宋丁認為,交通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非常急促的需求,《綱要》中提及的交通重大工程項目,將有助于提升港澳和內地之間的聯系。
在通訊工程領域,建成智慧城市群,推進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和珠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成為重中之重。
早在2017年年底,香港特區政府就公布了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勾勒出未來五年的發展計劃。在藍圖中,香港特區政府列舉了六大范疇的各項政策和措施,包括“快速支付系統”、整合全港交通信息應用、逐步以天然氣及非化石能源取代燃煤發電、引入虛擬銀行作為新服務模式等。
《綱要》還提出,要推進粵港澳網間互聯寬帶擴容,推動珠三角無線寬帶城市群建設,實現免費高速無線局域網在大灣區熱點區域和重點交通線路全覆蓋。
宋丁認為,由于區域內華為的存在,粵港澳大灣區有望在全球灣區中率先實現5G通訊,這對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通訊和信息技術發展具有非常好的影響。
在產業協作方面,圍繞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兩大主題,《綱要》中提出要支持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中新廣州知識城、南沙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重大創新載體建設;支持香港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紡織及成衣、資訊及通信技術、汽車零部件、納米及先進材料等五大研發中心以及香港科學園、香港數碼港建設;支持澳門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臺建設;推進香港、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建設等。
《綱要》還指出,加快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臺開發建設,充分發揮其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范作用,拓展港澳發展空間,推動公共服務合作共享,引領帶動粵港澳全面合作。
宋丁認為,過去粵港澳大灣區內由于行政分割,各個城市之間的互動比較少,導致綜合效能難以發揮。在這次產業協作當中,粵港澳大灣區首先解決的是港澳的問題。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由國家牽頭,將會加快粵港澳三地的實質性合作。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表示,重大工程項目在經濟下行趨勢沒改變的情況下,可以提供發展動力。同時,各個城市可以通過各個層面的合作協同機制,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協調各自定位和利益,形成競爭與合作,實現共贏。
圍繞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綱要》從生態文明建設、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共建人文灣區、構筑休閑灣區、拓展就業創業空間、塑造健康灣區以及促進社會保障和社會治理合作等環節入手,提出了多項重大工程項目。
例如在拓展就業創業空間方面,《綱要》中指出,要積極推進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南沙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中山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平臺、中國(江門、增城)“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東莞松山湖(生態園)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等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建設。
根據規劃,項目建成后將擴展服務空間并提升功能,建設前海片區的“創新產業孵化核”,打造香港“優勢產業集聚平臺”,進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助力前海加快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重大平臺建設。
彭澎認為,這些重大工程主要解決了四個問題:一是投資發展,促進經濟一體化。二是法律政策協調,促使營商環境改善。三是國際化實踐,通過一國兩制三種關稅三種法律體制的協調,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驗地。四是為粵港澳三地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和前景。
18:04 | 2024年廣發證券·KAB大學生微創業... |
18:03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五周年重點... |
16:05 | 保險金信托降門檻 市場空間有望進... |
16:01 | 特殊資產處置生態圈大會舉辦 聚焦... |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