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詩鈺
3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考慮到季末財政支出力度較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當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這也是央行連續第7個交易日未開展逆回購。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周公開市場操作有1100億元逆回購到期,跨季時點流動性面臨一定沖擊,但考慮到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央行大概率將根據財政支出情況繼續“削峰填谷”,資金面有望整體保持平穩。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受地方債繳款、稅期等因素影響,以DR007為代表的市場利率上行至政策指導利率(央行7天逆回購利率)上方,而央行持續在公開市場按兵不動。央行此舉旨在防范市場主體形成流動性幻覺及單邊流動性寬松預期,約束金融機構重視流動性風險管理。同時,央行此舉也有助于保持市場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水平,而非進入過度充裕狀態。當前臨近季末,財政支出形成的流動性投放與季末銀行考核等各類因素相交織,市場流動性總體將處于相對偏緊局面,央行有可能適時恢復小幅逆回購,穩定市場資金面。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流動性依然比較充裕,暫時沒有啟動逆回購的必要。而且,目前社融和M1增速回穩,信用緊縮局面有所緩解,貨幣供給整體平穩。既能夠實現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又不會導致“大水漫灌”現象的發生。未來貨幣政策更應該把握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學會走平衡木,提高操作的前瞻性、及時性和靈活性,同時注重防控金融風險,避免金融泡沫以及企業杠桿率和負債的無序發展。
王青表示,近期央行持續暫停逆回購,市場利率中樞較前期有所抬高,并不代表當前“寬貨幣”政策取向出現調整,以“寬貨幣”支持“寬信用”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央行的政策主軸。由此,市場利率中樞將繼續圍繞政策指導利率小幅波動。其背后的原因在于,當前我國經濟增速存在一定下行壓力,仍需要宏觀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貨幣政策向偏松方向微調。同時,美聯儲停止加息,人民幣貶值壓力減輕,無疑會對國內適度放松貨幣條件,適時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和價格手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間。
王青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央行將繼續保持市場資金面處于合理充裕狀態,以“寬貨幣”支持“寬信用”,并著力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引導長端利率適度下行。同時,為防范市場主體形成“流動性幻覺”和單邊預期,市場利率持續大幅低于政策指導利率(央行七天逆回購利率)的現象也難以持續出現。此外,在存款增速顯著低于貸款增速背景下,未來央行還將執行兩次至三次降準,支持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