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彭博公司將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并將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完成納入后,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將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之后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
央行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國際主要指數是中國債券市場開放的又一重大成果,體現了中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地位不斷提升,也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有利于增強指數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有利于全球投資者更合理地配置債券資產,人民銀行對此表示歡迎和支持。”
國際投資者信心不斷提升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取得長足發展,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截至2019年2月末,中國債券市場債券余額約88萬億元人民幣,為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債券品種豐富,交易工具序列齊全,基礎設施安全高效,已經具備相當的市場深度和廣度。
“對于彭博而言,能夠與市場各方以及中國央行如此緊密合作,最終實現將中國債券納入全球綜合指數,我們感到非常自豪。這不僅是彭博在中國市場的一件大事,也對全球市場有重要影響。”彭博有限合伙企業董事長高逸雅稱。
高逸雅強調,中國債券納入全球主流債券指數,對于吸引更多外資進入中國債券市場,同時豐富國際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這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基準和工具。
據測算,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追蹤資金量約為2萬億美元,經初步估算,中國債券納入該指數后,預計將為中國債券市場引入1000多億美元的指數追蹤資金。
“越來越多中國債券市場債券會加入指數,比如公司債券、地方政府債券、ABS、MBS等。”彭博中國總裁李冰表示。
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影響力較大的債券指數供應商有彭博、富時羅素和摩根大通三家公司。據悉,富時羅素公司預計將于今年9月正式對外公布是否將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并可能于年底前跟進展開對中國信用債的考量。
摩根大通方面,其正在評估是否將中國債券完全納入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債券指數,該公司將在今年夏季的指數治理咨詢會議期間,邀請投資者就是否將中國債券納入相關指數反饋意見,若能成功納入,預計中國債券在指數中所占比重將達到7%-10%。
風險對沖規則正在制定中
“仍需理順境外投資者進入市場的路徑和操作問題。”央行負責人表示,不管是指數供應商還是境外投資者,其對中國市場仍然不夠熟悉。
據該負責人介紹,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對發展中市場和新興市場熟悉程度不高。二是資本項目兌換和匯率波動等是發達市場習以為常的,但中國正處于對外開放過程中,在不斷轉換中。不過,對指數供應商或境外投資者也會有額外安排,這些安排也會有利于推進形成市場化的改革。
對于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所面臨的共性問題,比如風險對沖,央行有關負責人透露,“對于風險對沖的需求央行已有考慮,相關規則正在制定,規則會更多適用于境外投資者的參與。”
穆迪副董事總經理鐘汶權表示,目前國際投資者主要持有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主要憂慮在于企業發行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問題,以及企業債券二級市場的流動性。盡管如此,隨著對境內市場投資和了解的增加,投資者會更愿意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并擴大對地方政府債券、公司債券、ABS等信用債券的投資。
研究推出債券ETF等產品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此前表示,總體來說,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很快,但總體水平不高,未來潛力仍較大。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的債券占比只有2.3%左右。下一步,債券市場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繼續穩妥推進對外開放,為境外投資者投資和交易中國債券創造更加方便的市場環境。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人民幣國際化的總體部署,加強統籌規劃,繼續穩妥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上述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是推動境內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探索境內基礎設施與其他國家、地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合作。
二是繼續支持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建立健全多層次違約處置機制,使境外投資者更有信心投資中國信用債。
三是繼續引進更多國際評級機構跨境展業或在本土落地,促進中國債市評級質量和國際認可度提升。
四是繼續推動我國債券納入富時羅素、摩根大通等其他國際主要債券指數。
五是研究推出債券ETF等債券指數產品,豐富債券市場交易品種,滿足境外投資者指數化投資需求。
六是研究適時全面放開境外機構參與回購交易,大力推進人民幣衍生產品使用。
“可以預見,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程度會達到更高水平,未來甚至可以被視為全球債券市場的有機組成部分。”上述負責人稱。
此外,愛爾蘭中央銀行近期已批準其管轄的部分歐盟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通過“債券通”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此前,由于愛爾蘭央行尚未認可“債券通”,大量在愛爾蘭注冊并受該國央行管轄的歐洲基金難以投資中國債市,影響其有效追蹤彭博巴克萊指數。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23:32 |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
23:32 | 智慧醫療照進現實 手術機器人煥然... |
23:32 | 從“內卷”到“外拓” 銀行信用卡... |
23:32 | 金租公司發揮融資租賃專業優勢 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