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紫豪記者李丹丹○編輯陳羽
金融數據春意盎然。
央行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9萬億元,同比多增5777億元。在貸款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帶動下,3月社會融資增量達2.84萬億元,遠超市場預期。
不僅僅是3月當月,其實縱觀整個一季度,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可謂不遺余力。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8.1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4萬億元。
對于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有分析人士認為,貨幣政策仍將保持松緊適度的穩健基調,但是總量放松的必要性和概率在下降。在“量”這一指標向好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可以更為關注結構的優化。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加大
今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高速增長,體現了整個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數據顯示,一季度新增社會融資規模達8.18萬億元,同比增長40%。
3月份單月,社會融資新增2.84萬億元,遠超市場預期。上證報注意到,除信貸投放力度保持高位外,表外融資逐步修復、地方政府專項債融資也明顯增長,為社會融資規模“添磚加瓦”。
具體來看,3月份包括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在內的表外融資增量為823億元,由2月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其中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366億元,增勢最為明顯。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由于目前宏觀層面穩杠桿,表外融資的監管政策上“一刀切”現象有所減少。
同時,3月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新增3132億元,明顯高于1月和2月。“從去年開始,專項債作為防止經濟下行的一種對沖工具,各省市參與積極性較高,但專項債直接提高地方政府的杠桿率,仍然要注意控制債務總量,防范風險。”郭田勇表示。
對于目前的社會融資情況,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當前的融資主要仍由一些信用風險較低的融資需求支撐,大量融資集中在低成本融資渠道也是當前融資結構中的不足之處。在“增信用”方面,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和融資成本等的改善空間依然不小。
居民短貸創紀錄資金流向何方
3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69萬億元,同比多增5777億元。人民幣貸款高增的背后,是企業和居民貸款均保持高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與2月份大幅減少的情況形成反差,3月居民新增短期貸款達4294億元,達到歷史峰值。
“居民短期貸款期限一般在2至3年,以個人消費類貸款為主。”郭田勇認為,居民短期貸款增長較快,一方面與貨幣政策掌握的標準相對寬松有關,刺激各方面需求;另一方面,隨著股市升溫,不排除有短期貸款資金流入房地產、股票市場,或者有一些投機性行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從有關數據分析來看,2015年之后消費貸上升得較快,幾乎與房屋銷售增速是同步的。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居民短貸高增長與銀行的零售轉型有關。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目前銀行在進行零售業務轉型,個貸投放是銀行的一個業務重點,銀行覆蓋面和滲透率有所上升。一些中小銀行與第三方互聯網公司合作,也大幅提升了消費貸滲透率。
貨幣政策仍待觀察
央行數據還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0.4個百分點。
連平指出,3月M2明顯反彈,除信貸超預期增長因素以外,整個宏觀流動性處于適度充裕的水平,市場對于央行未來貨幣政策進一步偏松調整預期較為明確是增速反彈的基礎。加之在預期偏松的流動性環境下,金融機構資產端配置積極性愈來愈高,信用創造的能力也就更強。
對于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民生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溫彬預計,貨幣政策仍將保持松緊適度的穩健基調,近期降準概率下降,但在融資規模“量”改善的情況下,應更加關注政策傳導的通暢性和“價”的合理性,不斷推進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降低。
中信證券固收報告認為,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社融數據有所回暖,總量寬松政策必要性下降。但考慮到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存在,結構性寬松仍可能是近期貨幣政策的主旋律。具體來看,考慮到二季度仍有約1.2萬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流動性缺口仍較大,因此二季度降準的可能性仍存。但因為融資改善、經濟預期恢復,貨幣政策需要考慮通過縮短放長,在保持總量不變的基礎上,補充長期流動性缺口,因此此輪暫停公開市場逆回購的時間將持續,同時也可考慮進行續作MLF或者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進行定向投放。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23:32 |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
23:32 | 智慧醫療照進現實 手術機器人煥然... |
23:32 | 從“內卷”到“外拓” 銀行信用卡... |
23:32 | 金租公司發揮融資租賃專業優勢 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