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8月5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治理違規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吹風會。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在會上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經國務院第5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市場監管總局會同發改委、工信部、民政部、財政部、國資委、銀保監會等部門研究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于8月3日正式印發。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加大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力度。總的來看,違規涉企收費明顯減少,但是涉企收費項目雜、收費不透明、隱形收費多等問題依然存在,侵害企業合法權益,沖抵減稅降費效果,迫切需要按照“依法依規、公開透明、系統清理、健全機制”的原則,建立、完善違規涉企收費治理長效機制,推動違規涉企收費治理規范化、法治化,確保企業真切感受到減稅降費實惠,激發市場活力。
甘霖指出,《通知》緊扣當前存在的問題,明確四方面治理違規涉企收費新舉措:
一是全面開展自查自糾?!锻ㄖ芬?,國務院各部門要率先垂范,切實履行行業管理職責,認真組織在本行業、本系統開展自查自糾,嚴禁向企業轉嫁成本、嚴禁下屬單位借用行政權力或者影響力違規收費。銀保監會要組織商業銀行對照“七不準、四公開”,開展自查自糾,堅決清理商業銀行違規收費。
二是強化收費事項公開。按照涉企收費事項一律公開、沒有例外的原則,地方政府及其部門要清理和公布政府委托中介機構承擔的事項,公布政府部門下屬單位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收費性質等內容;省級政府要公布保留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并明確費用的承擔方;國務院各部門要統一在官網公開要求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的事項。切實做到涉企收費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讓企業明明白白繳費。
三是違規涉企收費治理與“放管服”改革緊密結合。對于政府要求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的事項,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要一律取消;屬于政府職責且適合委托其他單位提供的服務事項,要依法實施政府購買服務。要進一步加快推進中介機構與審批部門脫鉤,放寬相關市場準入條件,堅決糾正中介機構借用行政職能或行政資源壟斷經營、強制服務、不合理收費等問題。對于明確取消的涉企收費項目,按照預算管理有關規定確屬財政保障范圍的,各級人民政府要納入預算予以安排,財政部門要加強預算監管,防止在落實收費減免政策時,因財政保障不力向企業伸手。
四是建立健全保障和評估機制。建立違規涉企收費舉報線索高效查處、信息共享、聯合懲戒等工作制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推進社會共治。健全違規涉企收費治理法制體系,研究推進收費監管立法,進一步強化法律責任。建立治理成效評估機制,引入第三方評估,防止落實政策“走過場”,確保各項治理措施取得實效。
(編輯 喬川川)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