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張薌逸 寇佳麗
1月2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下簡稱“住建部”)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會議指出,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的重大舉措。
同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金融監管總局”)召開會議,部署推動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相關工作。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不同部門聚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落實,旨在推動具體項目落地,探索出融資協調的成熟機制,解決銀行和房企雙方之間的不信任問題,倒逼房企加強經營管理,落實對穩健企業的扶持。
相關政策不斷出臺
2023年以來,多部門已推出多項重要舉措,從供需兩端綜合施策,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應對房地產市場的最新形勢。
從需求側看,2023年8月份,住建部、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將首套住房“認房不認貸”措施納入政策工具箱。
在供給側,2023年10月份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隨后,11月份,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明確要“繼續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發債融資,支持房地產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合理股權融資”。
一系列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舉措正在發揮作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3年9月份至年底,樓市銷量邊際好轉,二手房銷量溫和回升。伴隨房企融資支持政策加碼,從地產債二級市場價格走勢看,2023年10月份之后萬科、金地等優質房企信用風險狀況明顯好轉,體現出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有效支撐。
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25日,銀行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余額分別是12.3萬億元和38.3萬億元,2023年分別發放了開發貸款3萬億元,住房按揭貸款6.4萬億元,合計將近10萬億元。
支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不過,房地產行業發展仍存痛點、難點。多位受訪專家對記者表示,房地產行業尚未全面實現軟著陸,金融對房地產市場的支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李宇嘉認為,房地產市場仍有三大環節迫切需要金融支持:金融對“三大工程”的支持仍有待加強;租賃項目需要全鏈條的融資扶持,包括項目房源統租統購、項目改造和運營等;金融對商品房項目的支持,要摘掉區分所有制的“有色眼鏡”,以項目現金流和風險判斷為依據來提供支持。
“三大工程”主要是指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當前,“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在不少城市還處于項目研究、儲備階段。整體看,“三大工程”處于前期階段,實物工作量尚且有限。
王青則認為,政策仍存加碼空間。繼續通過下調居民房貸利率下限等方式,引導居民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行,是有效降低居民購房成本、扭轉樓市預期的關鍵一招。“綜合當前的經濟增速、物價水平以及房地產行業運行狀況,上述指標仍有較大下行空間。”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9.6%,降幅比上年收窄0.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下降13.6%,降幅比上年收窄12.3個百分點。2023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年下降8.5%,銷售額下降6.5%。
“整體看,居民購房需求恢復速度較慢,信貸需求仍顯疲弱。”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關政策仍需及時跟進和調整,從而更好促進居民購房需求的釋放。
鏡鑒咨詢創始人張宏偉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政策出臺后,相關部門應及時跟進一線最新進展,了解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政策執行力度、房企切實面臨的具體風險等,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加碼或調整政策,從而獲得良好效果。
(編輯 李波 上官夢露)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23:32 |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
23:32 | 智慧醫療照進現實 手術機器人煥然... |
23:32 | 從“內卷”到“外拓” 銀行信用卡... |
23:32 | 金租公司發揮融資租賃專業優勢 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