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5月16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對外界關心的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外貿形勢、消費品以舊換新等近期熱點話題做出回應。
圖為發布會現場 劉萌/攝影
中國新能源產品廣受歡迎是企業拼出來的
對于媒體“目前中國新能源產品在海外被指責為依靠補貼大量出口。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這一提問,何亞東回應說,中國新能源產品廣受歡迎是企業拼出來的,不是政府補出來的。
何亞東強調,中國企業是靠長期努力脫穎而出的。中國產業補貼政策是合理合規的。產業補貼政策源于美歐,世界各國普遍采用。中國的產業補貼政策主要是引導性的,嚴格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始終堅持公平、透明、非歧視原則,只要在華經營的企業都可以平等享受。中國不存在世貿組織所規定的禁止性補貼,相關補貼政策已及時全面向世貿組織通報。反觀美歐,近年來補貼力度顯著加大,且帶有大量排他性、歧視性做法,給中國產品進入相關市場設置重重障礙,是典型的保護主義做法,違反了世貿組織基本原則。中國新能源產業對全球是貢獻,不是威脅。中國優質的新能源產品豐富了全球供給,推動了綠色低碳進程,有助于實現《巴黎協定》目標。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綠色、數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產業化,并不斷催生新的技術,為全球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中國新能源產品性價比高、質量好、功能強,深受消費者青睞。中國新能源產品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讓消費者更可負擔,也有助于緩解通脹壓力。中國出口歐洲的電動汽車價格,低于歐洲本土同類車型,但仍比國內售價高一到兩倍,利潤可觀,根本不存在傾銷。總的來看,中國的新能源產業有力推動了全球綠色轉型、有力促進了全球技術和產業進步、有力增進了各國消費者福祉。
對于美歐提出所謂的“產能過剩”,何亞東表示,所謂“產能過剩”,過剩的不是產能,而是焦慮,本質上是相關國家擔心自己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以此為借口抹黑打壓中國,是“雙標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又一新伎倆。這樣的做法不僅擋不住中國前進的步伐,反而會絆倒自己,還將拖累全球經濟復蘇和綠色轉型。
何亞東表示,中方堅定支持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相關國家應立即停止以“產能過剩”為名打壓限制中國新能源等產業的錯誤做法。中方將采取有力措施,捍衛自身正當權益。同時將始終堅持開放合作,推動共同發展。
針對美國對華電動汽車等產品加征關稅,何亞東表示,中方對于美國單邊關稅措施的立場是一貫的。對近期美方肆意提高對華301關稅的錯誤行徑,中方堅決反對并已嚴正交涉。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重點外貿企業新簽訂單連續4個月好轉
何亞東表示,4月份中國外貿表現符合預期。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從規模看,進出口為歷史同期新高。4月份進出口3.64萬億元人民幣,比3月份增加800億元。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比分別增長8%、5.1%和12.2%。
二是從市場看,傳統、新興市場均呈增長態勢。4月份,受庫存消化、需求恢復等因素帶動,中國對傳統市場進出口由降轉增,其中,對歐盟增長3.3%,對美國增長6.2%。同時,對新興市場進出口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對東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分別增長14.4%、9%,均高于整體。
三是從行業看,機電產品貢獻主要增量。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10.4%,拉動整體進出口增速5.1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回暖,帶動上游集成電路進口增長20.4%。
“當前,全球貿易整體延續2023年四季度以來的緩慢復蘇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外貿企業發展的信心。”何亞東說,商務部近期調研顯示,重點外貿企業新簽訂單連續4個月好轉,超八成廣交會參展企業在手訂單金額持平或增長。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存在的風險挑戰,特別是部分國家推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推升貿易成本和貿易風險,也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干擾。
何亞東強調,面對這些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培育外貿新動能。同時,有針對性解決外貿企業的困難問題,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升國際競爭力。
推動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
據商務部5月15日消息,近日,商務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支持家電等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對此,何亞東介紹,加強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是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的重要內容。《通知》聚焦打通廢舊家電家具回收堵點,以縣城和鄉鎮為重點,改造提升家電家具回收網絡,補齊縣域再生資源回收設施和服務短板。
具體來看,一是完善中轉設施。改造建設縣域廢舊家電家具回收、中轉、集散站點,有效提升縣域再生資源集聚和中轉能力。二是拓展服務功能。支持鄉鎮商貿中心等商業網點提供廢舊家電回收、二手家電經銷、維修等生活服務。三是延伸回收網絡。支持廢舊家電回收企業配備再生資源回收車輛,推廣“以車代庫”等靈活回收模式,擴大覆蓋范圍。
“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財政部,指導各地方抓好《通知》落實,進一步加強資金和項目管理,推動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暢通家電更新消費循環。”何亞東說。
(編輯 上官夢露)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