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奕萱
4月26日,中國鞋企代表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奧康國際603001)迎來上市六周年。據悉,在“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概念的推出,奧康國際積極響應“互聯網+智能制造”戰略,加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完成經濟“新舊動能”轉換。
“人不是贏在起跑線上,而是贏在轉折點上。‘互聯網+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使得‘智能制造’不僅僅被上升為實業強國、科技興國的國家戰略,也成為制造型企業自主轉型、創新思變的時代命題。”對于而立之年的奧康來說,布局“智能制造”,打造研發、生產、銷售、物流等全智能產業鏈,已經成為奧康轉型升級,實現‘奧康制造’向‘奧康智造’的蛻變,決勝企業下一三十年的轉折點。
智造工廠:“機器換人”顯成效
作為奧康的當家人,經營鞋企30年的王振滔對于鞋業發展走向有著敏銳的嗅覺,企業工廠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工廠”成為其重點關注項目。正因如此,如今在奧康工廠內,智能化設備隨處可見:皮料縫紉工序中,電腦羅拉車已經代替了傳統縫紉機,工人們只需輕輕操控腳踏板,羅拉車能自動完成皮料的縫制工作;在夾包環節,鞋子只用放在智能設備上,機械手可以代替人工將皮料包楦定型,短短十幾秒,就可以完成一個工人十余分鐘的工作量;裁斷車間的自動裁斷切割機,能自動完成掃描、排版、切割等任務,一次性提高裁斷生產效率35%。
2017年10月,奧康在智能制造方面繼續發力,一舉引進75臺電腦橫機,在永嘉甌北制造基地打造“無燈工廠”——飛織車間,經聯調聯試后于同年12月投產。生產過程中,20名工人只需把鞋款樣式拷進機器的電腦控制板,設置相應數據,機器即可自動編織生產,24小時日產量3500-4000雙鞋面,是傳統針織車間150名工人的日產量。
“機器換人”使得人力成本大大降低,解決了企業所面臨的“用工荒”困境。”奧康智造負責人介紹,機器的引進降低了成本,也解決了企業所面臨“用工荒”的困境。同時,王振滔也表示,“縱觀世界各大鞋企都在搭建全自動化的迅捷工廠,奧康也在打造智造工廠的路上。未來十年,奧康智能制造將會有更多突破,引領制鞋行業轉型升級,我們也將更加重視消費者需求,讓個性化定制將成為時代的新潮流。”
“智慧門店”:新零售變“心零售”
隨著人類大踏步進入了數字革命時代,在工業化利益驅動下被標準化的人性已日益覺醒、回歸,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也在不斷升級。
為此,奧康銷售也應勢而動,推出“智慧門店”,讓新零售變為“心零售”。2018年2月22日,奧康在溫州開出首家智慧門店開業暨C2M體驗館。在智慧門店中,三種購物模式讓顧客根據個人需求自由選擇。顧客既可以選購現貨,也可以走進C2M定制區域獲得一人一楦一鞋“高端私人定制”,還可以選擇“云貨架”,實現線上選鞋,線下試鞋。此外,智慧門店還通過人臉識別技術,獲得進店顧客性別年齡等信息,并通過銷售行為分析,得出不同消費群體的購鞋喜好,以讓店鋪迅速地做出反應。
“中國消費市場正在轉型升級,品牌消費、品質消費、品味消費、品格消費等‘四品’消費正在成為趨勢,其中個性化定制業務尤為顯著。”王振滔認為,“于奧康而言,從傳統的‘大規模生產+大眾營銷’的工業時代,轉變為消費者主導的‘需求定制+大數據營銷+智能制造’模式,這不僅是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更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智能物流:打通工廠與門店的壁壘
2017年4月26日,投資3.8億,歷時4年建成,占地面積達106畝的“中國鞋行業首家智能運營中心”——奧康上海華東智能物流運營中心啟用。
該中心集辦公、運營、倉儲、物流、售后服務于一體,智能化、自動化是其最大特點。物流倉儲區采用全自動流水線和進口機器人,從產品進倉卸貨到掃單入庫、存儲、提貨、打包、發貨全部由機器完成,訂單生成到商品出庫,最短的時間將只需要30分鐘。具備日處理電商訂單超5萬單,同時還能完成奧康線下門店5000箱的發貨任務,日最大發貨能力達30多萬雙。而投產一年以來,奧康上海華東智能物流運營中心對外發貨量持續增長,目前已占奧康對上海發貨量的100%,全國發貨量的10%,物流效率同比提升200%。2017年“雙11”單日發貨12萬雙,為保障“雙11”24小時發貨起到重要作用。
“建設上海華東智能物流運營中心,為奧康拉出‘一體兩翼’的發展新格局,有利于奧康緊跟‘一帶一路’倡議,深耕國際市場。”奧康控股董事長王振滔表示,奧康還將繼續在智慧物流領域發力,將在全國幾大重要區域建立智慧物流中心,構建起一張覆蓋全國的奧康智能物流“大網”,實現訂貨、生產、配貨一條龍,以形成2-3小時銷售配貨圈,力爭為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提供服務。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發力智能制造,全力推進“奧康工業4.0”,是奧康轉型升級所需的“轉換動能”,也是奧康布局未來三十年的戰略決策,更是奧康用獨具時代內涵的方式,為制鞋這一傳統行業延續生機,傳承匠心。
23:56 | 市場化養老“輕重并舉”構建產業新... |
23:56 | 落實好上市公司獨董制度 強化關鍵... |
23:56 | 4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6933億... |
23:56 | 從“去庫存”到“優結構” 專項債... |
23:56 | MSCI納A指數樣本調整將生效 外資機... |
23:56 | 人形機器人潛力大 超百家A股公司競... |
23:56 | 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強 A股有望引來更... |
23:56 | 第三十二期:如何運用ETF構建中低... |
23:55 | 央國企全面實施市值管理 堅定高質... |
23:55 | NPC開講冷笑話 AI玩“活”游戲世界 |
23:55 | 從“港股三朵金花”爆紅看新消費賽... |
23:55 | 商業航天“出海”搭建全球產業新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