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何文英 見習記者/肖偉
3月18日,《證券日報》記者驅車前往有著“花園式工廠”之稱的唐人神總部,在總部食堂,一位用餐的游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唐人神是信得過的好產品,非洲豬瘟對它家的產品沒有影響,我們對它家豬肉很放心。”
據了解,唐人神的職工食堂屬于半開放性質,公司的常駐供應商、公司干部和一線職工、來訪者和組團觀光客都在這里用餐,肉制品全部由唐人神生產和供應。記者在現場看到,人們排隊入席井然有序,用餐人數約有數百人。
市值突破百億元
數據顯示,自2018年10月15日,唐人神的股價在盤中觸及最低點4.18元/股后,一路反彈上漲,截至2019年3月18日,股價最高觸及15.47元/股,較最低點上漲270%,遠遠跑贏A股市場三大指數。2019年3月18日收盤時,報收于14.16元/股,總市值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18億元市值。
唐人神相關人士表示:“上一次我們公司的市值突破100億元是在2015年,當時上證指數超過5000點,主要是受到市場流動性豐沛,推動各類資產價格上漲。而這一次與以往情況有所不同,我們唐人神的總市值突破100億元,上證指數還在3000點左右,主要是各路投資者對我們的內在價值表示一致認可。”
該人士表示:“公司股價上漲,除了市場本身處于上漲階段這一因素之外,養豬產業獲得各路機構青睞也是一大原因之一。投資者普遍認為,散養戶抗風險能力弱,防治手段少,無力抵御非洲豬瘟的發展和蔓延,而我們公司采取規模化養殖方式,有多種預防和隔離手段,能有效控制住風險。今后,我們將陸續填補由于散養戶退出后產生的市場空缺,這是機構投資者看好我們的主要原因之一。”
預計40%養殖能力將退出市場
唐人神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們預計,今年因為非洲豬瘟的原因,有大約15%至20%的養殖能力要退出市場,未來2年至3年可能是30%至40%的養殖能力要退出市場。他們的退出將推動大型養殖集團的養殖項目更快落地投產。”3月8日,受到市場投資者認可的鼓舞,唐人神調整可轉債發行規模,募集資金從8.7億元上調至13億元,投資項目增加至12個。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9年2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19.1%,環比下降5%。天風證券行業分析師吳立公開表示:“在產能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本輪豬周期有望超越2006年至2008年的景氣周期,上漲時間將持續2年至3年,豬肉價格高點將超過25元/公斤,部分地區有望達到30元/公斤。因此,從景氣周期循環的角度看,豬價上漲的高度和幅度很大。截至3月6日,從估值來看,唐人神的估值仍處于低位。”
對于進口豬肉是否造成業績沖擊,唐人神相關人士的態度較為樂觀,他向記者指出:“豬肉價格過快上漲,確實會影響消費者的生活水平,但是要平抑豬肉價格不發生大起大落,依靠大量進口海外豬肉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首先,有媒體報道,越南等豬肉出口國也發現非洲豬瘟疫情;其次,豬肉作為國民消費必需品,仍然需要國內企業作為主力保證供應。我們通過科學論證和合理布局,有序增加規模化養殖產能,相信能夠逐步滿足市場消費需求,為保持豬肉價格穩健做出努力。”
他還指出:“非洲豬瘟在全球蔓延流行,對這一瘟疫的祛除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此之前,國家已經嚴格禁止生豬跨區域流動,只允許屠宰檢疫后的白條肉跨區域運輸。我們唐人神旗下有完整的冷鮮運輸鏈條,配備先進冷凍冷藏設備和運輸設備,能夠將風味更好的冷鮮肉送達消費者的餐桌,這也是散養戶們無法企及的技術高度,這背后是唐人神的資本、團隊、技術力量在共同發揮作用。”
在豬肉板塊紅紅火火的同時,唐人神的飼料板塊也在積極調整。唐人神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由于非洲豬瘟的影響,豬飼料的消費量確實有一定下降,但是我們除了豬飼料之外,早已開拓了禽類飼料、水產飼料等新市場空間。今年預計我們的禽類飼料銷售量同比增長30%以上,水產飼料也將有明顯增長。由于禽飼料與豬飼料生產工藝有一定共性,我們在生產線切換上十分便利,可以根據下游市場需求及時進行調整生產線的產出和飼料比例,及時響應市場變化。而且我們掌握了飼料這一上游,能夠更好控制豬肉生產的綜合成本。”
23:56 | 市場化養老“輕重并舉”構建產業新... |
23:56 | 落實好上市公司獨董制度 強化關鍵... |
23:56 | 4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6933億... |
23:56 | 從“去庫存”到“優結構” 專項債... |
23:56 | MSCI納A指數樣本調整將生效 外資機... |
23:56 | 人形機器人潛力大 超百家A股公司競... |
23:56 | 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強 A股有望引來更... |
23:56 | 第三十二期:如何運用ETF構建中低... |
23:55 | 央國企全面實施市值管理 堅定高質... |
23:55 | NPC開講冷笑話 AI玩“活”游戲世界 |
23:55 | 從“港股三朵金花”爆紅看新消費賽... |
23:55 | 商業航天“出海”搭建全球產業新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