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公布,來自深圳的正威集團名列第119位,比去年的第111名略有下降,但依然排在大眾熟知的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之前。正威集團也有著“最低調世界500強”的稱謂,而且在2017年之前一直表示“不上市”,如今這家低調巨頭將正式進入A股市場。
低調幾乎是正威集團的內生基因,這與其締造者、素有“世界銅王”之稱的王文銀有莫大關系。王文銀雖然有著與王健林相差無幾的財富,卻一直極為低調并略顯神秘。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通過王文銀的創業歷程,來解構這位低調的“世界銅王”及其龐大的產業鏈。
被正威集團相中的九鼎新材在7月22日已經收獲第三個漲停板。其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共同期待變化”,并稱“公司還是將聚焦新材料領域”。縱觀正威集團旗下產業,以聚酰亞胺為代表的新材料近年來獲得大力投資,并受到投資者關注。
正威集團或拿下控制權
九鼎新材7月17日晚稱,公司實控人、控股股東顧清波正在籌劃將其部分股份轉讓給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或其指定第三方,交易完成后,正威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持有九鼎新材20%以上但不超過30%的股份。九鼎新材同時表示,“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
根據正威集團官網介紹,其是一家以金屬新材料和非金屬新材料完整產業鏈為主導的高科技產業集團,在金屬新材料領域位列世界第一。
正威集團自從2013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之后,近幾年便從未缺席。2018年升至第111位,昨日公布的2019年榜單顯示,位列第119位,營業收入763.631億美元(約合5251.41億元人民幣)、利潤14.83億美元(約合101.98億元人民幣)。另外,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中,王文銀家族以1100億元財富排名大中華區第11位,緊挨王健林家族。
2017年王文銀才表態要進軍資本市場,其后便開始了在A股的布局。當年底,九鼎新材便引入王文銀所轄正威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
九鼎新材2017年12月5日公告,九鼎集團與西安正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威集團旗下公司)及實際控制人顧清波于2017年12月3日分別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本次股份轉讓交易中,轉讓方九鼎集團以協議方式分別轉讓3400萬股股份給正威新材、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顧清波,轉讓完成后西安正威持有九鼎新材10.23%的股份,交易作價3.4億元。
不過正威的進入還有其它條件,根據協議正威新材還向上市公司提供了10億元的0息貸款,期限為五年。在成為九鼎新材持股10%以上主要股東后,正威新材將參與上市公司決策和實際運營,10億借款的具體借款方式及用途由雙方共同協商,同時正威新材為上市公司企業發展、品牌建設等方便提供指導、支援等智力支持。
上述交易之后,王文銀掌控九鼎新材10.23%的股份,而第一大股東亦是實際控制人顧清波直接和間接持股超1.3億股,占比超40%。即便只是二股東,正威系人馬還是快速進入了九鼎新材核心層。
2018年1月,九鼎新材新一屆董事會的換屆中,王文銀成功當選九鼎新材新一任董事長。此外,正威集團還向上市公司派駐了另一位董事張舒和一名監事張竹峰,在六個非獨立執行董事中占據兩席,遠超其股份比例。張舒和張竹峰不僅均正威集團任職,還都與王文銀是親屬關系。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九鼎新材,工作人員表示:“(王文銀以較少股份當選董事長)是公司內部決策,也是符合相關規定,對于后續具體進展會及時公告。”在上市公司的變化與影響上,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九鼎新材整體業務以及主營情況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還和去年差不多”,但同時她也表示:“(王文銀的到來)使公司領導層更加年輕化了,對公司結構的穩定調整還是蠻有用的,積極的影響肯定是有的,我們去年的業績比之前是有進步的。”
數據顯示,2018年九鼎新材凈利潤1860萬元,相較于2017年的虧損318萬有較大提升。對于未來公司的發展規劃情況,工作人員表示:“具體不清楚,但變化一定會有的。”并講到,“我們也共同期待這個變化吧。”
低調的“世界銅王”
雖然已經是“世界銅王”,但“低調”幾乎是正威集團及王文銀最大的標簽。王文銀曾對媒體解釋過為何公司知名度不高,他稱一是與公司低調隱忍的文化有關,二是與行業屬性有關,“知名的國際礦業公司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很多人也不一定聽過”。
正威的低調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也得到體現,記者曾多次致電正威集團公開電話,但均無人接聽,趕赴正威位于深圳的總部過程中,也被大樓物業人員阻止,并表示:“他們(正威)要求很嚴的。”
那么正威集團到底有怎樣的產業布局,或許可以從正威集團的發展以及王文銀的個人傳奇中尋找脈絡。根據公開資料,王文銀1968年生,安徽安慶潛山縣人,在安慶及潛山政府網站及招商引資活動中均可見王文銀身影,他也有著“安徽首富”之稱。綜合各方信息,其創業之路配齊了90年代初企業家南下創業的種種要素,出身農民,1989年考入南京大學天文系,畢業后分配到上海一國企工作,1993年懷揣400元南下深圳。
關于王文銀的創業路徑,坊間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其從某港資電線插頭商的倉庫管理員做起,1年內連升七級做到總經理助理,又用2年時間做到總經理,并賺的人生第一桶金之后開始創業;另一種說法是,其在港資公司的連級跳只進行了1年,之后被日立公司挖走,并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之后王文銀創辦深圳攜威電線制品廠,“膽大和善于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促使王文銀一步步成為“世界銅王”。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王文銀大舉囤廠房、囤設備,進行擴張,1999年整合組建正威國際集團;2003年非典市場疲軟之時,王文銀力排眾議一口氣買下了江西、云南等地幾座礦山,其中包括中國第四大鎢礦江西贛州鎢銅礦,正威集團也自此進軍上游礦產開采、冶煉領域,并開始在全世界買礦之路。此舉在正威集團發展歷程中被稱為“奠定有色金屬全產業鏈發展之基”。
2005年,安徽銅陵政府針對一個年產30萬噸的銅礦進行項目招商,這筆投資對當時的正威集團依然頗具難度,這一步被正威集團稱作“完成有色金屬全產業鏈整合”。另外在2008年金融危機,2009年銅價行情大跌到歷史低點,2013年倫敦銅價跳水之時,王文銀均逆市大舉抄底。一次次賺得盆滿缽滿后,正威集團在2013年進入世界500強。
在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與興起的突破口,正威集團從2011年開始進軍半導體和高新材料等產業鏈,其中包括四川廣安宏威金屬和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園、遼寧營口聚酰亞胺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園、鄭州航空港正威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等;2015年開始,正威集團又先后成立了貴州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河南金屬交易中心和湖南國際礦產資源交易中心,圍繞有色金屬及礦產資源開展線上線下交易。
正威集團有著“喜歡建產業園”的嗜好。從其官網公布的產業園數量看,正威集團旗下一共有19家產業園,從業務看這些產業園涉足金屬、新材料、電子信息、文化創意、文創藝術、大健康等。地域分布上除了國內的全覆蓋外,國際上產業園有新加坡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正威(美國)通用鉬業產業園,另外還有瑞士、美國和新加坡三大國際研發中心。從總規模來看,正威集團在全球擁有超過十平方公里的商業開發園區,一百平方公里工業開發園區,一千平方公里采礦區,一萬平方公里礦區面積,十萬平方公里探礦權面積,已探明礦產資源儲量總價值逾10萬億元。
新材料產業整合升溫
低調的正威集團,目前旗下并無上市公司。直到2017年4月,王文銀對媒體表示了進入資本市場的意向,預計會在A股和港股分別并購一家公司,并向其注入優質資產。在網絡及各種公開渠道,關于正威集團及王文銀的信息確實很少,那么這家即將進入A股的世界500強公司,到底有怎樣的產業布局,哪些優質資產又更有可能進入上市公司呢?
首先從正威集團在A股選擇的目標九鼎新材來看,主要從事玻璃纖維深加工制品、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以及高性能玻璃纖維、高性能玻璃纖維增強基材的制造和銷售,是一家新材料公司。剛好新材料也是正威集團近幾年大力發展布局之所在,在深交所互動易上投資者已經對九鼎新材與正威集團在新材料方面的合作、正威集團部分新材料發展情況等進行問詢,只是均并未收到回復。
正威非金屬新材料產業主要以聚酰亞胺材料為突破口,先后成立了營口華威聚酰亞胺有限責任公司、廣安宏威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廣威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正威新材料研究院等生產、研發基地等。據了解,聚酰亞胺是一種綜合性能最佳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已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微電子、納米、液晶、分離膜、激光等領域,并認為“沒有聚酰亞胺就不會有今天的微電子技術”,也是今年曾大熱的柔性折疊屏的核心材料。
根據公開信息,中國聚酰亞胺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超千億,營口華威聚酰亞胺有限責任公司是項目建設主體方,總投資1080億元,共分三期建設。
根據當時的項目規劃,一期項目計劃投資151億元,2014年底建成投產,設計年產聚酰亞胺單體1.1萬噸、聚酰亞胺及多層共擠出薄膜3.2萬噸、高性能復合材料1.305萬噸;二期項目投資397億元,2017年建成投產,形成年產聚酰亞胺單體及高純精細化學品4萬噸、高性能樹脂4.5萬噸、聚酰亞胺及多層共擠出薄膜3.5萬噸、高性能纖維5000噸的能力;三期項目投資532億元,2020年前建成投產,形成年產聚酰亞胺單體及高純精細化學品10萬噸、高性能樹脂12萬噸、聚酰亞胺及多層共擠出薄膜3.9萬噸、高性纖維1萬噸的能力,拓展聚酰亞胺在電子、新能源、環保、航空航天、機械電工、包裝等行業的應用。
記者致電營口華威公司,工作人員確認,目前目前一期項目已經建成投產,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之中。對于建設進度及公司聚酰亞胺產業發展情況,該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公司有嚴格的規定,不方便個人透露更多信息。”目前正威營口的聚酰亞胺項目進度也備受投資者所關心。
另外,根據廣安本地新聞介紹,廣安宏威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占地1000畝,總投資100億元。2014年3月份,投資28億元、占地462畝的宏威聚酰亞胺新材料一期首批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但關于該項目進展的信息延續正威集團低調神秘的特性,同樣比較少,但綜合招聘信息及工程網信息來看,正威廣安項目一期應該已經投產,二期也已經開工但建設進度未知。廣安宏威聚酰亞胺項目將全面快速介入先進聚酰亞胺電子薄膜(PIF)、高性能熱塑性聚酰亞胺(TPI)樹脂、高端撓性覆銅板(FCCL)、高新微電子封裝材料等產業。
記者致電九鼎新材時,工作人員也表示了“公司還是會聚焦在新材料領域”。而且在2017年底引進正威新材作為戰略投資者時,九鼎新材就曾表示過在新材料領域尋求產業和技術突破的意圖,而當時正威新材承諾的10億無息借款,也被認為是用來助力新材料發展。只是到目前為止,正威新材的10億元借款仍未落實。在今年5月份的網上業績說明會上,九鼎新材獨董表示,正威擬出借的10億元,主要用于九鼎新材與相關專業機構發起設立投資基金,由于2018年國內宏觀經濟環境變化,金融政策改變等諸多因素,該產業投資基金的其他投資人暫未如期簽約及出資,截至目前產業投資基金暫未完成注冊,各項工作仍在推進中。
23:56 | 市場化養老“輕重并舉”構建產業新... |
23:56 | 落實好上市公司獨董制度 強化關鍵... |
23:56 | 4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6933億... |
23:56 | 從“去庫存”到“優結構” 專項債... |
23:56 | MSCI納A指數樣本調整將生效 外資機... |
23:56 | 人形機器人潛力大 超百家A股公司競... |
23:56 | 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強 A股有望引來更... |
23:56 | 第三十二期:如何運用ETF構建中低... |
23:55 | 央國企全面實施市值管理 堅定高質... |
23:55 | NPC開講冷笑話 AI玩“活”游戲世界 |
23:55 | 從“港股三朵金花”爆紅看新消費賽... |
23:55 | 商業航天“出海”搭建全球產業新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