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000651)3月1日晚間公告,公司擬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合計額度不超過180億元(含),主要用于公司及下屬公司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支持項目建設等生產經營活動。
此前不久,美的集團(000333)也已公告,擬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注冊發行總額不超過200億元的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將用于滿足公司生產經營需要。
格力電器原控股股東格力集團2019年第一期中期票據的票面利率3.7%,公司評級AAA。因此,相對于銀行授信,債務融資工具具有明顯的利率優勢,有利于進一步優化資金成本。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等固定投資短期受阻,進而會影響家電銷售。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此時選擇債務融資工具,有助于其降低融資成本,優化債務結構,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
齊推債務融資
3月1日晚間,格力電器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擬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的議案》。為拓寬公司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提升公司流動性管理能力,滿足公司戰略發展的資金需求,格力電器擬申請注冊發行超短期融資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以下合稱“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將根據經營情況、金融市場行情等因素擇機一次或分期發行。
格力電器債務融資工具擬注冊額度合計不超過180億元,其中擬注冊超短期融資券的規模不超過100億元,短期融資券的規模不超過30億元,中期票據的規模不超過50億元。
僅僅3天之前,格力電器的主要競爭對手美的集團也已公告,擬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注冊發行總額不超過200億元的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將用于滿足公司生產經營需要。
美的集團此次債務融資工具注冊品種包含超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兩種,發行規模均不超過100億元,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注冊有效期內擇機一次或分期發行。
為何要融資?
Wind數據顯示,格力電器此前并未有注冊發行債務工具的記錄,美的集團2016年曾發行20億元超短期融資債券,2011年之前也曾多次發行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規模在5億~20億元。從中可以看出,無論是格力電器還是美的集團,從未如此大規模地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這兩家公司,是市場公認的大藍籌,經營穩健,現金流良好,資金儲備充足。
2019年三季報顯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報告期內財務費用分別為-13.96億元、-21.14億元,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期末貨幣資金分別為1362億元,美的集團524億元。因此,對于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為何在此時推出百億規模以上的債務融資?有分析人士表達了疑惑。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均為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而且均有雄厚的資金儲備,為何選擇債務融資工具,令人費解。劉步塵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家電行業的影響是短暫的,長期看影響并不會很大。
在公告中,兩家公司均提及,申請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有助于優化融資與資金結構,也就是可以降低資金使用成本。
一個可供參考的案例是,格力電器原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曾在2019年發行中期票據,規模13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3.70%,公司評級為AAA。當時,格力集團的主要資產,正是格力電器。天風證券發表的研報認為,參考格力集團案例,同為白電龍頭的美的集團大概率也會有AAA評級,且在目前市場化利率下降較快的大環境下,發債利率有望更低。根據目前市場中的AAA中短期票據到期收益率情況,超短期融資券利率有望低于2.8%,中期票據利率有望低于3.4%。央行日前公布的2月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一年期為4.05%,五年期為4.75%。對比來看,選擇債務融資工具確實存在一定優化資金成本的空間。
美的集團此前還公告,擬在12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回購不超過8000萬股且不低于4000萬股的社會公眾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65元/股,預計回購金額不超過52億元。美的集團一邊回購,一邊發債融資,的確令人疑惑。恰在近期,飛利浦開始對其家電業務進行評估,有報道稱出售價格可能超過30億美元,很可能會吸引包括中國家電制造商在內的亞洲買家以及私募股權公司的興趣。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0億元,與美的集團此次發債規模接近,引發猜想。在公告中,美的集團也表示,申請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的目的包括“保證公司產業規劃有序實施”。不過,此種猜想仍處于傳聞階段,未得到官方的證實。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2019年底曾表示,將在珠海橫琴建立總部大廈,在這里搞研發和人才培養。同樣有未經證實的傳聞稱,格力電器此次發債與此有關。在公告中,格力電器也表示,申請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的目的包括“滿足公司戰略發展的資金需求”。
23:56 | 市場化養老“輕重并舉”構建產業新... |
23:56 | 落實好上市公司獨董制度 強化關鍵... |
23:56 | 4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6933億... |
23:56 | 從“去庫存”到“優結構” 專項債... |
23:56 | MSCI納A指數樣本調整將生效 外資機... |
23:56 | 人形機器人潛力大 超百家A股公司競... |
23:56 | 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強 A股有望引來更... |
23:56 | 第三十二期:如何運用ETF構建中低... |
23:55 | 央國企全面實施市值管理 堅定高質... |
23:55 | NPC開講冷笑話 AI玩“活”游戲世界 |
23:55 | 從“港股三朵金花”爆紅看新消費賽... |
23:55 | 商業航天“出海”搭建全球產業新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