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上市公司年報分紅季來臨,根據東方財富網的數據,截至3月2日記者發稿,共有36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分配方案。通過對上述36家公司進行梳理,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更加青睞現金分紅,而送轉方案相對數量較少。
上述36家公司中,有35家涉及派現。從派現金額看,最高的是拉卡拉,為每10股轉增10股派20元(含稅);中國平安次之,為每10股派13元。此外,益生股份、同花順、焦點科技、牧原股份、安靠智電和佳士科技等均推出了高額派現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曾經火熱的送轉方案,現在相對來說數量已經少了,尤其是“高送轉”大幅縮減。統計顯示,上述36家公司中,有10家涉及送轉。其中,拉卡拉的送轉比例最高。
拉卡拉在回應深交所問詢時稱,從公司的行業地位、發展態勢和未來前景等方面考慮,本次利潤分配及高送轉預案與公司成長性相匹配。本次利潤分配及高送轉預案具備合理性。公司近三年來保持著良好的經營業績和增長態勢,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和水平突出,經營性現金流量充足,具備穩健可持續盈利能力。
“相比轉送方案而言,分紅更加直接,而且便于操作,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從分母角度,對將來的EPS(每股盈余)無影響,同等情況下數值上也會顯得高。”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另外,很多公司對年度分紅有強制性要求,如不低于近年或當年利潤的30%,這樣也是直接兌現業績承諾。
現金分紅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是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一個重要舉措。近年來,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制度建設,多舉措、多渠道積極引導推動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引導上市公司更加注重投資者回報,強化股東回報機制。同時,對長期不分紅的上市公司持續強化監管,推動上市公司不斷提高現金分紅。
在一系列的舉措推動之下,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的分紅意識逐漸增強,回饋投資者的力度不斷增加,呈現出積極變化,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共有2754家上市公司披露現金分紅事項,分紅金額達到1.07萬億元,較上年增長近22%;2018年共有2787家上市公司實施了現金分紅,金額達到1.15萬億元。雖然2019年的數據尚未公布,但結合前三季度的情況來看,業界普遍認為,破萬億元應該不是問題,并且有望超越此前兩年。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到2021年或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比如,平煤股份2月29日發布的2019年至2021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顯示,在滿足現金分紅條件下,公司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原則上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合并報表可供分配利潤的60%且每股派息不低于0.25元人民幣。
此外,多家公司表示,在實現盈利(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前提下,連續三年內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該三個年度年均可供股東分配利潤數額的30%。
聯儲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鄭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分紅是公司盈利能力的體現,如果上市公司能夠持續分紅,則表明該公司在資金運營及公司治理上統籌到位。
她同時表示,上市公司分紅是正向強化A股投資者價值投資的有效方式,也是將上市公司與投資者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紐帶。即使中小投資者不會因為分紅去交易股票,但上市公司分紅也是投資者衡量一家上市公司能否布局的重要參考。
(編輯 白寶玉)
23:28 |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下探 產業競... |
23:28 | 千金藥業:積蓄創新動能 做大做強... |
23:28 | 水泥上市公司多線突圍 2025年行業... |
23:28 | 鎢價站上歷史高位 供求緊平衡格局... |
23:28 | 直擊山西汾酒年度股東大會:以實力... |
23:28 | 5月份電影總票房突破15億元 已有52... |
23:28 | 分紅又“送禮” 上市公司回饋股東... |
23:28 | 切斷“零公里二手車”灰色利益鏈 ... |
23:28 | 多地機票價格顯著回落 錯峰游受青... |
23:28 | 文化破壁、標準建立、供應鏈先行 ... |
23:28 | 年內險資資產支持計劃登記規模同比... |
23:28 | 緩解凈息差壓力 多家民營銀行跟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