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區塊鏈一躍成為市場上的熱點話題。A股市場區塊鏈板塊出現暴動,截至11月1日收盤,本周已有70多只股票出現漲停。
目前區塊鏈在國外落地比較好,比較成熟的應用主要還是數字貨幣,國內則主要集中在金融、貿易、醫療、供應鏈管理、慈善、公共管理等行業。其中,金融領域的應用落地案例占80%以上,主要是電子合同、跨境支付、貿易金融中的授信,還有圍繞核心企業開展的供應鏈金融和資產證券化等應用。在金融普惠方面,區塊鏈也大有施展空間。
銀行應主動擁抱區塊鏈
作為重要的金融機構,銀行應該主動擁抱區塊鏈技術。
一是將區塊鏈技術應用融入到銀行數字化轉型戰略中。目前,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跨境支付領域已成蔚然之勢。越來越多人開始相信,區塊鏈技術可以徹底改變銀行的支付清算和信用信息系統,從而對其進行全面升級和改造。區塊鏈應用程序還促進了“多中心,弱中介”場景的形成,大幅提升銀行業的效率。
對銀行而言,應努力嘗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銀行內部乃至銀行之間的清算和結算業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極大地簡化業務流程,提高資金運行效率。同時,還可以采取跨界合作模式,聯合金融科技公司共同探究區塊鏈技術在銀行的落地應用。目前,區塊鏈領域的龍頭公司包括新湖中寶、浙大網新、海聯金匯和潤和軟件等。但是,必須考慮到區塊鏈技術的一些障礙、監管和其他相關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二是推動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的問題。銀行應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打通不同渠道、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對中小企業和企業主信息的系統整合。同時廣泛聯通稅務、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以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精準分析企業生產經營和信用狀況,為中小企業融資有效增信,推動批量精準獲客。在此基礎上,從交易、結算、納稅等場景切入,圍繞中小企業實際需要創新定制系列產品,形成分類分層的產品體系。
截至目前,工商銀行于2018年5月發布首個區塊鏈專利,旨在使用區塊鏈技術提升內部處理效率,避免重復提交文檔;中國銀行上線了首款區塊鏈電子錢包,錢包地址由32位數字及英文字母組成,可以綁定銀行卡號;建設銀行通過與IBM合作,在香港開放和推出“區塊鏈銀行保險平臺”,為其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提供服務。
三是重視技術人才儲備工作。優秀人才是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商業銀行必須重視區塊鏈技術人才的儲備工作,提高人才和技術的優勢。加快區塊鏈相關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懂得前沿技術(如密碼學)以及有實際應用能力等方面人才的培養,組建區塊鏈專業研發團隊,結合自身實際,加大調研分析,增強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研發戰略需要的區塊鏈應用技術。
同時,要深入研判新技術的適用性和安全性。充分評估新技術和業務融合的潛在風險,建立健全試錯、容錯機制,把好安全關口,系牢合規準繩,卡緊應用標尺,防范技術風險向金融領域蔓延。
構建銀行業區塊鏈生態圈
目前很多金融和商業機構都開始嘗試構建自己的“朋友圈”,通過“聯盟鏈”模式完成交易和資產清算。聯盟鏈的作用在于:采用多中心化,系統信任問題得到改善;可聯合眾多行業,對產業或國家的特定清算、結算用途有用,降低不同地區的結算成本和時間,比現有系統更加簡單和高效;能夠繼承中心化的優點,易進行控制權限設定;具有更高的可擴展性。目前,高盛、摩根大通等國際大型金融機構都已陸續加入R3CEV區塊鏈聯盟。筆者認為,我國構建銀行業區塊鏈生態圈也是有可行性的。
一是由監管機構牽頭打造銀行業區塊鏈生態圈。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一超多強”,即在聯盟鏈生態體系內設置一個超級管理員(如人民銀行、銀監會)負責權限控制,并制定相應的區塊鏈技術發展行為指引。商業銀行作為參與節點負責賬務記載,并接受業務規則和監管法規的約束,從而構成一定程度上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區塊鏈生態體系。
二是銀行機構主動承擔或參與區塊鏈生態圈建設。建議大型銀行主動牽頭組建區塊鏈生態圈,并承擔管理協調職能,科技力量相對薄弱的中小銀行可參與區塊鏈體系,以享受區塊鏈技術的前沿成果。此外,按照自愿參與、地位平等、共同決策的原則,還可以考慮由若干銀行共同出資成立區塊鏈基礎設施機構,最大限度保障所有參與銀行的平等話語權。
三是依托行業協會或現有聯盟打造區塊鏈生態圈。新設聯盟往往耗資巨大且溝通成本較高。考慮到金融行業歷來有組建或參與聯盟組織的傳統,建議充分利用行業協會或現有行業性業務聯盟的權威號召力和較為成熟的組織管理模式,在聯盟成員之間開展區塊鏈應用場景建設,進而形成銀行業區塊鏈生態圈。
監管機構需提供必要保障支持
在現階段來說,區塊鏈技術還是有不足的對方,需要監管機構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保證其健康發展。
一是加強有效監管。在當前階段,區塊鏈系統并不如各類中介平臺所宣稱的那樣“去中心化”。政府可以通過影響軟件開發商、硬件開發商,監管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和相關中介機構運營,實現有效監管。但是必須注意到,對區塊鏈的監管是一個持續動態博弈的過程,問題與監管的互動將長期存在。
二是提供規范和保障支持。盡管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特征,但仍需要有中心化部門提供支持。比如缺乏監管交易的數字貨幣就會存在很大的投機風險和洗錢風險。因此區塊鏈技術必須要有完善的監管機制作支撐。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必須制定配套標準規范,尤其是操作制度,用以保障金融創新產品的合理、有效運用。同時,還應重視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落實相關教育和宣傳工作,有效提高消費者的風險防范意識。
三是制定相關的應對措施。目前,新技術的出現對各國貨幣體系都造成了一定沖擊,傳統調控經濟金融的手段以及政策框架也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對此,監管部門必須要與時俱進,結合實際需求對監管手段進行改進,完善監管制度。
同時,監管機構還要積極學習互聯網金融新技術,只有掌握新技術才能在實際監管工作中妥善應對各種問題。
17:26 | 海興電力:5月27日將舉行2025年第... |
17:26 | 豪森智能:5月27日將舉行2025年第... |
17:26 | 四方達:公司目前主要業務構成包括... |
17:26 | 隧道股份:5月28日將舉行2024年度... |
17:26 | 太鋼不銹: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17:26 | 探路者:公司已在品牌建設等方面建... |
17:26 | 鐵科軌道: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17:26 | 鐵龍物流:5月27日將舉行2024年度... |
17:26 | 拓邦股份:公司對人形機器人領域保... |
17:26 | 萬集科技:192線車載激光雷達已通... |
17:26 | 萬集科技:公司海外產品業務收入占... |
17:26 | 萬集科技:在智能網聯、激光雷達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