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債券違約頻繁觸動市場神經的當下,違約發生后各方責任及善后的問題,備受法律人士及業務人士關注。
債券違約發生后,相關法律責任各方如何承擔?日前,中央財經大學舉辦的債券違約法律責任研討會上,來自科研機構、監管部門、法院系統、金融企業等方面的專家就相關問題展開激烈討論。
堅持有序
打破剛性兌付
中國證監會債券部三處處長賴朝暉表示,從長遠來看,對債券違約的監管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用市場化的方式去化解風險,且堅決打擊欺詐和相應的逃避債務行為。
就近期債券違約情況看,Wind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市場又有新增違約債券44只,累計違約金額規模257.79億元,涉及20家發行人,新增違約主體6家。而在“十一”過后,“12東鋯債”的違約,令違約主體名單再次擴容。
據悉,截至2019年9月底,我國債券全市場的違約率為1.1%,未償金額2194億元。2018年整個債券市場到期金額加回售金額是1.8萬億元,2019年是2.8萬億元,2020年是2.5萬億元,未來幾年將是持續到期的高峰。
賴朝暉表示,打破剛性兌付是一個根本的方向,符合金融規律,在此基礎上應當堅持有序打破原則,避免對市場融資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適度的債券違約是債券市場的正常現象,有利于改變債券市場中扭曲的機制,有利于市場約束機制建設,有利于債券市場風險與收益的匹配,有利于培養投資者的風險意識。
一位參會的法官表示,討論剛性兌付的問題應發揮證券市場的思維。對于區分不同情形適用打破剛性兌付的問題,應當理性去思考法定標準,防止個案引發市場系統風險。
中介勤勉義務幾何?
隨著債券違約頻繁發生,中介機構的責任及義務邊界也頗受爭議。事實上,在學界研究中,中介機構、承銷商的主要義務通常被概括為勤勉盡責,但具體內容并沒有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得以明確。那么,勤勉盡責的邊界在哪里?其范圍和標準究竟如何?
有學界代表稱,中介機構核心義務是勤勉盡責,但勤勉盡責是一個難以判斷、高度依賴于特定場景下的具體事實和情節的范疇。“中介勤勉盡責的標準不是無底洞,不能事后諸葛亮。”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邢會強表示,勤勉盡責應以行業一般水平為準,中介機構沒有技術偵查的手段,很多問題難以核查。各中介機構之間應該歸位盡責,要強調專業化分工。
北京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常明君律師認為,追究中介機構責任首先從主觀故意上判斷是否參與欺詐。追責建議遵循過罰相當、權責利統一、監管機構執法尺度應當有一慣性和連貫性、中介機構各司其職、區分債券類型等原則。
23:34 | 政策、市場、資本、人才四輪驅動 ... |
23:34 | 加大研發投入 新華醫療微創腔鏡產... |
23:34 | 德昌股份錨定主業擴產 擬定增募資... |
23:34 | 變革舉措釋放積極效應 山東鋼鐵預... |
23:34 | 海外業務突破性增長 大金重工上半... |
23:34 | 我樂家居中期凈利潤同比最高預增11... |
23:34 | 房地產代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頭部企... |
23:34 | A股回購熱度不減 多行業上市公司積... |
23:34 | 數據要素產業加速跑上市公司布局忙 |
23:34 | 杭叉集團子公司擬收購國自機器人99... |
23:34 | 離境退稅體驗升級“中國購”升溫 ... |
23:34 | 央企整合新進展 兵工集團董事長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