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如果說上市公司年報是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一份基本資料,那么,滬深交易所發出的年報問詢函則為投資者更透徹地了解上市公司劃出了重點。通過交易所“刨根問底”式的問詢,將會為投資者呈現一個更真實的上市公司。
統計顯示,截至5月31日,滬深交易所共向上市公司發出逾400份與2020年年報有關的問詢函,關注問題涵蓋公司的生產經營、并購重組、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股權質押以及擔保等。在這些問詢函中,“是否存在購買審計意見的情形”的問詢引起了市場關注。
從交易所的問詢函來看,提出“是否存在購買審計意見的情形”的前提條件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審計費用無理由的大幅上漲;另一方面是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后,審計意見類型由“無法表示意見”變成“保留意見”。因此交易所對此情形的合理性提出質疑,發出了“是否存在購買審計意見的情形”的“靈魂拷問”。
筆者認為,在交易所“靈魂拷問”的背后,是對上市公司是否誠信合規的拷問,更是對審計機構是否勤勉盡責執業的拷問。
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會計師事務所是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的把關者。對于財務報告質量的把握,最直接的體現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意見:標準的無保留意見、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否定意見,不同的審計意見表明了財務報告不同程度的風險,也是投資者進行投資的重要參考。
因此,上市公司在年報披露節點臨時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或是大幅上漲審計費用,被市場質疑是否存在掩飾財務報表瑕疵的“嫌疑”,也在情理之中。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30日,共有35家事務所向中注協報備了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機構變更信息,涉及上市公司405家。對于變更原因,包括上市公司業務發展或審計需要;前任事務所提供審計服務年限較長或聘期屆滿;根據規定需要輪換;上市公司根據集團、控股股東要求更換審計機構。
正常的更換審計機構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前后兩年的非標意見事項沒有實質變化,但審計意見因為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或是審計費用的大幅上漲而發生了逆轉,這確實值得關注。并且,不僅要關注,還要深挖這里面是否有違法違規行為,一旦發現必嚴懲不貸。
證監會披露的2020年中介機構違法違規案件顯示,2020年全年新增中介機構違法立案案件15起,其中涉及審計機構9家。從業務種類看,年報審計、資產收購、重大資產重組等環節均有涉案,有的會計所在年報審計中未取得充分審計證據,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出具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的審計報告。去年實施的新證券法也大幅提升證券服務業務違法違規成本,對證券服務業務審計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誠實守信”,不僅是上市公司經營發展的底線,也是審計機構執業的紅線,任何人不能逾越和觸碰。唯有堅守誠信,才能行穩致遠。
23:27 | 新能源車企宜從三維度構建技術護城... |
23:27 | 雷沃智慧農業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正... |
23:27 | “產學研”融合發展 推動廣東商業... |
23:27 | 年內15部潛力大片待映 暑期檔、國... |
23:27 | 大中礦業“鐵礦+鋰礦”雙輪驅動格... |
23:26 | 河北銀行股權拍賣屢屢遇冷 |
23:26 | 年內超1900只公募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
23:26 | 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約束 推動公募行... |
23:26 | 年內險企“補血”規模超530億元 |
23:26 |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提速 多家村鎮銀... |
23:26 | “硬本領”“軟實力”已成中國品牌... |
23:26 | 如何看待一季度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