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近年來,我國綠色債券發展迅速,創新品種不斷出現,發行規模逐年增長,綠色債券標準日益完善。據統計,2022年ESG類債券(含綠色債券、綠色ABS、低碳轉型類債券)全市場發行量為5509億元。其中上交所發行量為1787億元,同比增長50%。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政策指引下,2023年國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預計將再創新高。未來綠色債券參與將更加廣泛,產品體系也將不斷得到創新發展。
據記者了解,下一步,上交所將從擴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完善綠色債券制度建設以及提高綠色債券類產品的投資吸引力等三方面入手,推動綠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
創新品種層出不窮
發行規模大幅增長
從狹義上來看,綠色債券是募集資金專門用于支持符合《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規定綠色領域的債券品種,包含碳中和綠色公司債、藍色公司債兩個子品種。
據記者了解,上述2個綠色債券子品種都是2021年推出。自試點推廣以來,上交所累計發行碳中和綠色公司債617.78億元,占同期綠色債券比重為42.82%,發展勢頭迅猛。中信建投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碳中和債發展迅猛,一方面是政策鼓勵充足,另外一方面是相關項目資金需求大。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國的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等面臨著低碳轉型,這也意味著相關行業有著巨大的資金需求。
藍色債券方面,截至2022年年末,上交所共發行3只藍色債券,合計募資20億元,募集資金專項用于投向海上風電項目,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力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2022年,上交所發行綠色債券1787億元,同比增長50%。單從公司債(去掉ABS)來看,上交所去年共發行綠色公司債券751.92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8.83%。其中普通綠色債券501.14億元,碳中和綠色債券240.78億元,藍色債券10億元。
從期限結構看,上交所綠色公司債券平均期限為3.68年,總體上與綠色項目建設相匹配。從主體評級來看,2022年綠色公司債券主體評級中樞上移,高評級主體占比提升。
然而,目前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仍以煤炭為主,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比重,相關行業長期將面臨較大的低碳轉型壓力,同時也伴生巨大的融資需求。因此,2022年上交所推出低碳轉型公司債券、低碳轉型掛鉤債券(含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為轉型領域的資金需求提供融資支持。
低碳轉型掛鉤債券將債券條款與公司低碳轉型目標相掛鉤。如去年7月份,華新水泥發行水泥行業首單低碳轉型掛鉤公司債,選擇單位熟料碳排放量為關鍵績效目標,并以2024年底單位熟料碳排放量降至829.63kgCO?/t為目標,設置票面利率調整機制,將基礎期限最后一個計息年度的票面利率與該目標實現程度掛鉤,進一步促進華新水泥實現低碳轉型目標。
據悉,自2022年試點推廣以來,截至2022年年底,上交所共發行低碳轉型公司債券(含掛鉤債券)31只,合計募資372億元,目前已初具規模。
發行成本普遍較低
發行主體集中于三行業
由于受國家政策支持,投資者認可度高,綠色債券發行成本普遍較低。如去年5月份,華魯集團發行全國首單科技創新低碳轉型公司債,發行規模5億元,期限2+1年期,投資人認購倍數6.79倍,最終票面利率2.60%,創全國科技創新債歷史最低利率、全國地方國企同期限債券歷史最低利率、山東地方國企長期限信用債歷史最低利率。去年9月份,節能風電在上交所成功發行碳中和綠色公司債券,發行總額5億元,期限為3+2年,發行利率為2.65%,創AA+級別央企公司債歷史最低票面利率。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等金融機構存在專項用于綠色領域投資水平的考核,發行綠色公司債券能獲得更廣泛投資者認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從行業分布看,上交所綠色債券發行主體行業主要聚焦于工業、公用事業和金融行業(Wind一級行業分類)。據上交所相關人士介紹,工業企業主要涉及建筑企業和制造業,在全國持續深化城鎮化水平的背景下,建筑領域成為碳排放大戶。建筑節能降排、城市污染物處理需求逐步加大。公用事業主要為能源電力企業,該類企業碳排放量高,向清潔能源轉型、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投入資金需求量大。金融行業作為實體經濟資金融通的樞紐,通過發行綠色公司債券將資金投放于綠色領域,直接提高了債券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的覆蓋面。
從發行期限來看,據記者梳理,去年綠色債券中,3年及以下期限債券數量占比超過五成。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與募資用途和投資者偏好有關。
從募資用途來看,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3年期及以下的綠色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用途情況看,用于償債及補充流動資金的債券只數占比達80%,而3年期以上綠色公司債用于項目建設及投資、股權投資的占比達69%。因此綠色債發行期限往往和募集資金用途有關,項目建設及投資周期較長,往往匹配中長期期限的債券。而當前綠色公司債券用于償還綠色領域的借款及補充流動資金用途仍占多數。
從投資者偏好來看,中信證券上述負責人表示,當前市場環境下投資人仍然偏好短期限的債券,尤其針對低評級債券,據Wind統計,3年期以下綠色公司債中,AA+及以下評級債券占比達85%,因此該類主體綠色債大多也發行相對短期的品種。
“與5年期及以上債券相比,3年期及以下債券流動性更高,有效緩解了疫情之后綠色項目短期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中信建投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
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業界預計今年發行規模再創新高
隨著《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的頒布以及2022年《中國綠色債券原則》正式發布,國內綠色債券市場建立了初步統一、與國際接軌的綠色債券標準。此外,18家綠色債券評估認證機構通過綠標委注冊,強化綠色債券認定標準,推動綠色債券標準體系的持續豐富和完善,綠色債券市場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以上舉措有利于推動綠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加快我國綠色債券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有利于推動國內綠債市場與國際接軌,為全球投資者參與我國綠色發展創造更優良的條件。”中信建投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交所一直致力于推動建立健全服務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推動綠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上交所表示,未來,將致力于加快綠色債券發展,助力企業低碳融資。
一是擴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推動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用于綠色項目。組織開展宣傳培訓,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上交所發行綠色債券。深化可持續發展類債券品種創新,推進綠色債券質押回購。研究推進可再生能源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發展,推動綠色節能減排項目應收賬款等證券化。支持重點領域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社會效益良好的項目開展公募REITs試點,推進公募REITs業務綠色發展。嚴格落實相關產業政策,引導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債券融資用于節能減排。
二是完善綠色債券制度建設。完善規則體系,適時修訂發布綠色債券相關規則,參考國際主流標準完善綠色債券相關標準,防止“漂綠”行為。強化對綠色債券和綠色資產支持證券市場監管,督促發行人按規定或約定用途使用募集資金,披露綠色項目進展情況和環境效益。敦促中介機構履職盡責,規范第三方認證機構對綠色債券評估的質量要求。
三是提高綠色債券類產品的投資吸引力。推動政府部門對于綠色債券產品采取貼息補貼、稅收減免等方式予以支持。在交易系統內推出綠色債券及ABS集中展示板,提升市場影響。
展望綠色債券未來發展,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支持下,2023年綠色債券規模有望再創新高,參與主體將更加廣泛,產品體系將不斷創新。
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包括加快新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基于國家戰略背景及宏觀經濟政策要求,資本市場將進一步推進服務經濟綠色低碳發展,預計未來綠色債券市場的參與主體將更加廣泛、產品體系也將不斷得到創新發展和豐富,同時碳市場的發展也將推動綠色債券產品體系的進一步創新發展。
中信建投證券相關負責人認為,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推動經濟“綠色復蘇”已形成戰略共識,在國內綠色金融市場向縱深發展的大背景下,2023年國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預計將再創新高,可持續掛鉤債券和低碳轉型債券等創新品種有望快速增長,中國ESG發展或將迎來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
(編輯 上官夢露)
23:27 | 新能源車企宜從三維度構建技術護城... |
23:27 | 雷沃智慧農業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正... |
23:27 | “產學研”融合發展 推動廣東商業... |
23:27 | 年內15部潛力大片待映 暑期檔、國... |
23:27 | 大中礦業“鐵礦+鋰礦”雙輪驅動格... |
23:26 | 河北銀行股權拍賣屢屢遇冷 |
23:26 | 年內超1900只公募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
23:26 | 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約束 推動公募行... |
23:26 | 年內險企“補血”規模超530億元 |
23:26 |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提速 多家村鎮銀... |
23:26 | “硬本領”“軟實力”已成中國品牌... |
23:26 | 如何看待一季度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