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A股迎來一季度收官戰。
當天雖有央行降息、制造業PMI環比上升16.3個百分點等利好消息,但滬指僅出現0.1%的微漲。截止收盤,滬指報2750.30點,漲0.11%;深成指報9962.30點,漲0.58%;創指報1871.92點,漲0.61%,成交額為1049億元。三大股指成交萎縮,但外資今日凈流入約40億元。
從整個一季度表現看,滬指累計下跌近10%,深成指下跌逾4%,創業板指上漲逾4%。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A股雖較美股、歐股等股指表現強勁,但絕大多數投資者收益仍為負,不少股民直呼“把錢還我,我不玩了”。
有意思的是,金融1號院梳理發現,今年1季度,被金融機構密集調研的個股普遍收正。例如,一季度被金融機構調研頻次最多的前10只個股中,平均漲幅達7.7%,大幅跑贏大盤。
那么,一季度,金融機構最愛調研的個股都有哪些?杠桿資金最看好的個股又是哪些?金融1號院特梳理出來,供投資者參考。
10股調研頻次占A股兩成
據金融1號院梳理,今年一季度,邁瑞醫療、博雅生物、創業慧康、海康威視、廣聯達、納思達、中科創達、金科文化、拓維信息、一心堂這10只個股被金融機構調研的次數最密集,合計被調研次數高達4999次,占一季度機構調研總次數25303次的兩成。
具體來看,一季度,邁瑞醫療、博雅生物、創業慧康3只個股均被調研超過500次,其他個股也被調研超過300次,這些個股可謂機構最愛調研的個股。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10只個股今年一季度普遍取得不錯的漲幅,具體來看,邁瑞醫療、廣聯達、創業慧康、中科創達、一心堂、拓維信息、博雅生物、金科文化、海康威視、納思達一季度的漲幅分別為42.2、21.2、20.1、16.3、9.4、6.3、0.1、-4.7、-16.1、-18.1,總體來看,除3只個股出現下跌外,其他7只個股均大幅跑贏大盤。
一季度金融機構調研頻次Top10: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ioce;制表:金融1號院
融資客逆勢加倉這10只個股
從一季度杠桿資金布局的情況,京東方A、東方財富、中信證券、中興通訊、中國平安、貴州茅臺、TCL科技、寧德時代、南京證券、華安黃金易ETF這9只股市及1只ETF是杠桿資金最看好的個股,分別被買入額高達623億元、605億元、535億元、487億元、445億元、330億元、328億元、322億元、314億元、309億元、288億元、281億元。
詳見下表: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ioce;制表:金融1號院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10只股雖被杠桿資金密集涌入,但仍有5只個股出現虧損,有3只出現超過10%的虧損。由此可見,融資客看好的個股TOP漲幅不及金融機構密集調研的個股TOP10。詳見下表: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ioce;制表:金融1號院
A股4月迎來底部?
對于后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并認為A股4月有望迎來底部。
中信證券策略秦培景團隊認為,預計全球疫情的高峰在4月中旬出現,屆時全球資金的再配置將開啟,中國的股票和利率債是首選。4月A股市場將迎來底部拐點,開啟二季度的上漲。
安信證券策略陳果團隊認為,本周伴隨著全球貨幣與財政政策相繼出臺,市場對于流動性風險的擔憂逐步消退;對于A股市場,市場整體估值已處于歷史底部區域,戰略上應樂觀,從中期看目前處于牛市中的過渡期。
海通證券策略荀玉根團隊認為,美聯儲無限量寬松緩解了流動性危機,G20攜手抗疫,國內政策望加碼,曙光微現,A股進入階段性反彈期。但未來一段時間全球抗疫仍處于艱難期,市場反彈后還可能回撤,趨勢性上漲還需等海外疫情拐點及國內基本面數據重新回升。
光大證券策略謝超團隊認為,當前市場的主要矛盾在于二季度海外疫情對國內的需求沖擊存在不確定性,后期對沖的方向和力度是市場能否企穩上行的關鍵看點。當前市場估值相對合理,建議A股長線資金現在可逐步進場;短線資金可擇機低吸。
國盛證券策略張啟堯團隊認為,海外空前力度的財政、貨幣政策對沖加速落地,恐慌有所緩解,此外4月隨著一季度數據出爐及后續兩會召開,國內政策對沖也將持續加碼,繼而推動A股市場走出底部、迎來修復。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23:32 |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
23:32 | 智慧醫療照進現實 手術機器人煥然... |
23:32 | 從“內卷”到“外拓” 銀行信用卡... |
23:32 | 金租公司發揮融資租賃專業優勢 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