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養殖業業績出現分化,養雞業上市公司紛紛在中報業績預告中預喜,實現扭虧或預增,但養豬企業卻多數利潤大幅下滑。對于下半年的養殖行業,業內普遍認為下半年的禽鏈回暖、白羽雞價格溫和上升較為確定,而豬價可能要面臨比較長的艱難時期,升降仍要看未來的供需格局,漁業則將繼續維持去年以來的高景氣,帶動魚蝦料持續旺銷。
禽鏈回暖
截至6月28日,益生股份、民和股份等禽鏈養殖上市公司發布2018年度中報業績預告。圣農發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華英農業和仙壇股份皆實現業績預喜,幾家公司都提到業績增長的原因是市場回暖,雞肉價格上漲。其中,圣農發展業績增速最快,預計2018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億元至3.5億元,變動幅度達到174.24%至219.94%,變動原因是經營效率顯著提升,生產成本得到有效管控,而且圣農食品并購交易的完成增強了公司對雞肉價格波動的抗風險能力,同一時期預計雞肉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將有所回升。益生股份和民和股份也借著市場回暖的機會實現扭虧。
禽鏈價格的回暖也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圣農發展在6月份多次接待投資者調研,對于下一步的行業走勢公司表示樂觀。圣農發展指出,近三年全國祖代雞引種數量持續走低,行業被迫去產能、去庫存效果顯著。2017年末父母代總存欄量、在產量與年初相比均呈現大幅度下降,父母代的養殖積極性遭受較為嚴重的打擊,提前淘汰現象較為明顯,2018年行業供給存在較大缺口。當前,供給缺口作用于雞肉價格的影響正逐步顯現。
據禽業協會數據,6月上旬父母代雞苗價格約30元/套,當前部分公司報價36元/套,生產成本約15元/套,價格持續維持相對高位;商品代雞苗約3元/羽,基本實現盈利;商品代毛雞價格近4元/斤(煙臺)。
對于下半年禽鏈價格走勢,長江證券指出,下半年禽板塊機會高度確定。在生產端,2015-2017年連續三年的祖代雞低引種量已經傳導至父母代,同時單一引種來源國和強制換羽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父母代種雞和商品代雞苗質量下滑,此前行業預計白羽肉雞產業產能去化,將在2018年兌現。在需求端,7月隨著經銷商補庫增加,毛雞、雞苗價格預計將加速上漲。從在產父母代種雞存欄量和父母代雞苗銷量來看,2018年5月到10月在產父母代種雞存欄量預計下降,而且強制換羽受到限制,出產的商品代雞苗數量受限,長江證券認為整個下半年雞價預計整體處于上升通道中。
豬價未定
與養雞企業上半年整體向好不同,今年上半年,生豬價格的大幅下滑讓養豬企業倍感壓力。業績預告顯示,多家養豬企業今年上半年盈利“預減”。牧原股份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億元至4億元,同比呈下滑態勢。牧原股份以生豬養殖為主業,生豬市場價格的大幅下降或上升,將會導致公司盈利水平的大幅下降或上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公司表示,未來生豬市場價格的大幅下滑以及疫病的發生、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等,仍然可能造成公司的業績下滑。相比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唐人神等擁有飼料、獸藥等其他主營業務的企業,業績下滑幅度較小。
今年以來,生豬價格下滑,嚴重影響了生豬養殖企業的利潤情況。溫氏股份指出,過去三個月豬價一度快速跌至5元/斤,從歷史數據來看,這是近10年的低位。
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母豬存欄指數為95.24,生豬存欄指數為97.7。而對于未來的價格走勢,仍處于“前途不明的狀態”,豬價何時能走出底部尚未知曉。
華泰期貨指出,上述數據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小型養殖場在豬價低迷的行情下出現減產和退出,綜合判斷母豬產能較2017年底略有小降,全年依舊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在這樣的供求格局之下,預計2018年全年豬價都處于底部區域。
搜豬網預計,目前整體生豬均價走勢維穩,但是供需博弈之下豬價呈難漲難跌僵局。目前基本面沒有明顯的變化,現階段生豬出欄量和供給相對減少支撐豬價的漲勢,但是大企業的擴張產能有待釋放,而且當前豬肉消費比較疲軟,此消彼長下來,供給端的利好不能持續支撐豬價的漲勢。溫氏股份也預計低迷行情至少會持續至2019年。
雖然從“大周期”的角度而言,豬價仍較為低迷,但是也有專家看好豬價隨季節變化,仍有反彈的機會。廣發證券(11.28+1.62%)指出,供給方面,仔豬在冬季易發生腹瀉等疫情,死亡率相對較高,再疊加5至6個月的生長周期,導致三季度生豬供應偏少,另外,肥豬在夏季采食量下降,生長速度偏慢。供給與需求雙因素作用下,預計三季度豬價有望反彈。
漁業景氣
近年來,漁業一直維持高景氣。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魚蝦等水產品價格呈現出較大幅度的上升態勢,草魚、鯽魚、鱸魚等品種的價格創下近年來的新高。進入2018年,魚類價格繼續保持高度景氣。
海通證券指出,本輪魚價景氣行情是長短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長期來看,2014年以來魚價持續低迷,養殖利潤較低,水產養殖產能主動退出;短期來看,2016年華中、華東地區水災與2017年環保禁養政策導致水產養殖產能被動退出。而從需求端來看,近幾年水產品的總產量和人均消費量都有大幅的提升。
受益于持續的高景氣,主營水產飼料的海大集團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9億元至7.5億元,增長15.00%至45.00%,公司表示,飼料產品銷量增長迅速、產品結構持續優化提升了盈利能力。
海通證券指出,在消費升級的時代背景下,普通魚類品種和中高端品種分化加速。2018年,判斷魚價繼續保持高度景氣。從行業長期變革的角度來看,產業鏈終端魚肉產品消費升級是引導水產養殖產業轉型的根本性驅動因素,進一步推動上游水產飼料結構優化升級。隨著水產養殖行業中高端魚類品種產量占比提高,飼喂效果更佳的膨化料需求量也將相應上升,消費升級將促進水產飼料產品結構優化。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