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金秋9月天高云淡,在這秋高送爽的美好時節,非常高興與各位新老朋友相聚在北京,相會在2021中國清潔能源科技資本峰會。首先我謹代表經濟日報社,代表經濟日報社社長總編輯鄭慶東同志,熱烈歡迎各位朋友,今天是9月23號,一年前9月22號,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我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提出,既是中國對國際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目標方向。不僅是應對氣侯變化的要求,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 鄭波
近年來,我國積極實施應對氣侯變化國家戰略,取得突出成績,但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碳排放國家,中國要在未來40年內先后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任務十分艱巨,當前面臨的困難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排放總量大,我國經濟體量大,發展速度快,用能需求高,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使得我國碳排放總排放量和強度雙高。二是減排時間緊,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具有高碳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存在發展慣性大、路徑依賴強的特點,而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的國家所用的時間。三是制約因素多。碳減排既是氣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的問題,涉及能源、科技、社會、經濟等諸多方面,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改革,務必立足國情、科學規劃、步步為營,尋找到推進發展與快速減排的平衡點。而從能源產業角度出發,實現碳中和、碳達峰歸根結底要依靠科技進步,但科技進步沒有捷徑可走,一些領域我們無跡可尋,只有腳踏實地,積少成多,攻堅克難,久久圍攻才能實現目標。
近年來,實現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安排,主動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國家通過設立科創版,注冊制改革,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動引導了資金等要素向科技進步,進一步匯聚。
經濟日報社是重要輿論陣地,是全國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最大的經濟宣傳媒體,經濟日報直屬的證券日報社有責任有義務講好能源故事,樹立典型榜樣,做實政策解讀,為能源產業科技創新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為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以及開創一條速度快、成本低、效益高的中國碳中和之路而鼓與呼。這實際也是本次2021中國清潔能源科技資本峰會的宗旨所在,我們希望通過打造政界、學界、產業界、金融界高端交流平臺,以廣泛的頂級資源權威的媒體影響力,以優質的產業創新,充分搭建面向資本市場的展示舞臺。同時也將科技創新加以價值發現的理念推廣開來,最后預祝2021中國清潔能源科技資本峰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嘉賓事業宏達,吉祥安康,謝謝大家。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