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26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和重點。新時代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對制造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體現在質量、效率和動力三個方面的變革。
推動制造業三大變革
“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苗圩表示,制造業供給體系質量決定了制造業的發展質量。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要著重抓好三大任務。一是調整優化制造業結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二是大力發展創新設計、科技研發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向產業價值鏈高端躍升。三是適應消費升級需要,全面提高產品質量、服務質量,注重品牌建設,提升品質層次。
同時,高質量發展要求優化升級要素結構,推動制造業效率變革。苗圩指出,要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生產要素向高效率的制造業部門、環節集聚。要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扼制金融界脫實向虛傾向,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堅持國際化發展,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此外,高質量發展要求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制造業動力變革。苗圩認為,必須改變主要依靠資源和要素投入支撐發展的路徑,走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要加大制造業創新投入,完善有利于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育企業家精神,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支撐引領制造業創新發展。
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
苗圩表示,下一步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
具體來看,一是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二是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5G、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三是促進制造業區域協調發展。以“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為抓手,高標準創建,特色化發展,動態化管理,探索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新模式,引領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四是加強制造業質量品牌建設。積極推進質量治理制度化,完善支持制造業質量品牌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五是營造有利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對新技術新業態采取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監管模式。六是進一步提升制造業開放水平。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23:32 | 同程旅行發布一季度財報 營收同比... |
23:32 | AI眼鏡行業迎發展機遇 產業鏈企業... |
23:32 | 第一季度可穿戴市場需求回升 AI賦... |
23:32 | 多家公司“刷新”回購、主要股東增... |
23:32 |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
23:32 | 智慧醫療照進現實 手術機器人煥然... |
23:32 | 從“內卷”到“外拓” 銀行信用卡... |
23:32 | 金租公司發揮融資租賃專業優勢 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