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0月17日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9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31.81萬億元,同比增長13%;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為2.45萬億元,同比下降1.6%;委托貸款余額為12.81萬億元,同比下降7.7%;信托貸款余額為8.08萬億元,同比增長0.2%;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為3.76萬億元,同比下降13.9%;企業債券余額為19.45萬億元,同比增長7%;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余額為7.18萬億元,同比增長42.5%;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為6.96萬億元,同比增長9.2%。
從結構看,9月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6.8%,同比高1.4個百分點;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占比1.2%,同比低0.2個百分點;委托貸款余額占比6.5%,同比低1.3個百分點;信托貸款余額占比4.1%,同比低0.4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占比1.9%,同比低0.5個百分點;企業債券余額占比9.9%,同比低0.3個百分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余額占比3.6%,同比高0.8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占比3.5%,同比低0.1個百分點。
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指一定時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余額。數據來源于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等部門。
2018年7月起,央行完善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方法,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和“貸款核銷”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在“其他融資”項下反映。
央行對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做出了說明說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指地方政府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約定一定期限內以公益性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還本付息的政府債券。今年8月份以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加快,對銀行貸款、企業債券等有明顯的接替效應。為將該接替效應返還到社會融資規模中,2018年9月起,央行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
11:33 | 株冶集團上半年凈利大幅預增 有色... |
11:33 | 二次停牌核查后復牌再漲停 *ST... |
11:33 | 齊魯銀行可轉債提前三年半強贖 將... |
11:32 | 圍繞并購重組、稅務籌劃等熱點議題... |
11:23 | 第七屆雁棲湖論壇舉行 探討綜合能... |
11:21 | 宇樹科技入選2025年“全球100大最... |
11:14 | “智造未來航天:數字孿生與增材制... |
11:12 | 上交所召開落實科創板“1+6”政策... |
10:24 | 飛鶴擬啟動10億元回購計劃 彰顯未... |
10:22 | “上合組織國家學校類管理研修班”... |
09:35 | 綠色轉型賦能鄉村振興 農產品流通... |
09:15 | 永利股份:全資子公司擬增資百匯精...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