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陳煒:國務院金融委最近兩次會議均聚焦資本市場,并喊話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嚴懲資本市場欺詐、造假行為。業界普遍認為,資本市場深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加大基礎制度建設,打擊違法行為,保護投資者權益,將助力完善市場投融資生態。
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在9天時間內,金融委會議兩次提及嚴懲資本市場造假欺詐。
4月15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簡稱金融委)召開第二十六次會議時提出,“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上市企業無視法律和規則,涉及財務造假等侵害投資者利益的惡劣行為”。
“這個新聞信息量很大,監管嚴懲財務造假,以后個人工作中一定要識別客戶風險,服務優良客戶,遠離不良客戶。”當日晚間,接受采訪的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4月7日,金融委第二十五次會議也曾提出,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
《證券日報》記者據證監會網站統計,今年以來截至4月16日,證監會及地方證監局發布36張行政處罰決定書,6張市場禁入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中15張涉及信披違規,9張涉及內幕交易。其中,華信國際等3家公司和直接責任人因虛增利潤、未及時履行權益變動報告和披露信息存在虛假記載,受到60萬元的頂格處罰。
3月份,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加大了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統計,3月份以來,已有秀強股份、延安必康、新疆浩源等10家上市公司涉嫌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另外,3月份以來,*ST皇臺等6家公司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或地方證監局的行政處罰告知書,其中5家涉及虛增營業收入和利潤。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證券法提高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上限,有助于加大懲處力度,增加違法成本,震懾上市公司和違法行為人,對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新證券法通過完善違法違規處罰的規定,以期減少欺詐發行。隨著違法成本的提高,預計將會顯著降低上市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
“后續監管層應進一步加強上市公司造假欺詐的處罰執行力度,完善中小投資者法律糾紛處理機制,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潘向東表示。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彭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證券法實施以后,監管層要嚴格執法,提升資本市場執法的震懾力,形成監管執法常態化。而加大對造假、欺詐行為的處罰力度,除了進行行政處罰和支持投資者追究民事責任外,對觸及刑事立案標準的,可以移送檢察院進行起訴。“最近上海判了一起財務造假的案子,對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刑事處罰,這種警示案例的效果就很好。”彭冰補充說。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