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為加快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研制生產及應用進程,推進生物醫用材料上下游協同創新攻關,12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藥監局綜合司聯合下發組織開展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第一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了任務內容和預期目標。
生物醫用材料是生產診斷、治療、修復和替代人體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所需醫療器械不可或缺的新材料,包括用于人工血管、覆膜支架、人工關節、椎間融合器等醫療器械產品的高分子材料,用于心臟起搏器、心臟瓣膜、神經刺激器等醫療器械產品的金屬材料,以及用于仿生復合骨支架、義齒、骨缺損填充及修復材料等醫療器械產品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等。
據MDCLOUD(醫械數據云)提供的數據,截至2022年12月16日,國內生物醫用材料相關醫療器械有39個,國產化率低于50%的有14個。其中國產化率低于50%的產品類別中,數量第一的為“膝關節假體”,產品數量為170件,國產化率38%,“血管支架”和“非血管支架”位居二、三,產品數量分別為104件和95件,國產化率分別為33%、32%。
眾成數科數據部經理鄭珂對記者介紹,加強生物醫用材料的創新應用將對醫療器械產品上下游領域帶來積極的改變,促進產業鏈轉型升級和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從而使企業研發生產出更多優質的高新技術產品,進而提高國產化率。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向《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分析,相較傳統醫療器械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對人體無毒、無副作用,具有不凝血、不溶血、不引起人體細胞的突變等特點,但是由于技術門檻較高,在中國產業鏈并不非常完整,有部分技術含量高的材料仍然需要進口。
龔濤說:“政策積極向生物醫用材料公司傾斜,此次揭榜掛帥目的就是鼓勵高校及科研院所與行業企業一同加強創新能力,資本市場也為行業發展提供重要助力,近年來一批生物醫用材料類公司實現上市,在骨科耗材、醫用高分子材料領域培養了眾多‘小巨人’企業。”
通知提出,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工作聚焦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三大重點方向,將征集遴選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單位集中攻關,重點突破一批量大面廣、技術先進、帶動性強、安全可靠的標志性生物醫用材料,材料性能符合臨床應用要求、形成穩定可靠的規?;a能力,加速在相關下游醫療器械產品領域實現落地應用。
“生物醫用材料細分領域眾多,但總體來看企業多數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揭榜掛帥工作聚焦產業化落地應用,給企業提供成長所需的空間。”龔濤說,“小、特、專、精”是這類企業的普遍特點,企業的技術起點也一般來自國外,所以政策會積極給予稅收優惠、技術專利保護等支持,特別是對于產業鏈空白的項目進行專項資金支持等措施,因為較強的硬科技屬性,科創板也成為生物醫用材料公司上市的重要選擇地。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對記者補充道,骨科生物材料、血管生物材料、人工皮膚和口腔生物材料等細分領域都存在國產替代和創新潛力,同時這些領域聚集了大量專精特新企業,需要投融資、人才等方面的產業和資本引導扶持,鼓勵企業的創新成長。
(編輯 孫倩)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