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昱 見習記者 楊笑寒
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在“深化金融國際合作和金融業高水平開放”方面,會議提出,“簡化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程序,豐富可投資資產種類。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已有一系列針對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的便利化舉措出臺落地:5月15日,“北向互換通”下的交易正式啟動,業界認為,“北向互換通”的推出豐富了境外投資者的風險對沖工具,將吸引更多境外資金流入中國債券市場;6月30日,債券通“北向通”交易結算失敗一站式線上報備服務正式上線,大幅提升了結算失敗報備的效率和便利度。
從可投資資產種類和投資渠道來看,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包括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滬深港通、滬倫通、中港基金互認、債券通、跨境理財通、互換通等在內的諸多互聯互通機制陸續推出,境內外市場在人民幣業務方面逐漸向全領域開放演變,互聯互通機制涵蓋股票、債券、基金、理財、利率衍生品等領域,聯通程度不斷提高。
“展望未來,境外投資者還會繼續增持、穩步配置人民幣資產。”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此前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債券市場已成為境外投資者全球投資布局的重要選擇。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已經有60多個國家的1100多個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的交易活躍度也在不斷上升,去年外資機構的總交易量已經超過了兩萬億美元,比大幅開放之前的2016年增長了8倍多。另一方面,外資機構投資標的也有所擴大,除了國債、政策性金融債,還有同業存單,現在境外機構也逐漸投資于中國的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信用債,以及資產支持證券等標的。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記者表示,整體看,近年來一系列舉措,一方面拓寬了境內外投資者的投資渠道,增加了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的便利性,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擴大了市場規模。
在便利境內外投資者投資方面,王有鑫建議,在時機成熟時,可考慮推出更多的互聯互通機制,適時啟動“南向互換通”(即境內投資者經由內地和香港基礎設施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機制安排,參與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場),擴大聯通范圍和市場覆蓋面。繼續加快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積極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滿足國內外不同類型市場主體的投融資需求。通過將CIPS系統(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推廣至更多國家、接入更多的國際金融機構,提升人民幣結算和清算的便利性,推動人民幣由雙邊使用向多邊使用擴展。
談及未來可進一步豐富的可投資資產種類,陳靂表示,有金融衍生品、權益投資工具、復合型產品等,以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的需求。與此同時,可以提供更多類型的債券產品,包括政府債、企業債、可轉債、綠色債券等。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管龐溟建議,要在確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推動更高水平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完善外匯、稅收、信用評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制度配套和規則細化。此外,還要積極防范化解和有效處置有可能出現的套利行為、跨境資金流動波動和離岸市場風險對在岸市場的傳導與沖擊。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