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12月28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頂住壓力,克服外需下滑、價格下行和去年高基數影響,展現了較強韌性。“商務、海關等部門和重點省市監測顯示,年底外貿運行基本延續了四季度以來的態勢,我們有信心保持全年外貿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的總體穩定,較好完成促穩提質的年度目標任務。”
展望2024年,何亞東表示,既要看到外部環境的不確定不穩定性,也要看到中國經濟和外貿發展的有利條件在不斷積聚。
“一方面,世界經濟仍處于艱難復蘇的進程中,全球貿易回暖速度緩慢,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額下降7.5%,2024年仍然‘高度不確定且總體悲觀’。地緣政治影響外溢、貿易保護限制增多等不利影響仍在持續。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對外開放的紅利將繼續顯現,外貿新產品、新業態的潛力將持續釋放。我們有信心,在各項穩經濟、穩外貿政策‘組合拳’支持下,在廣大外貿企業共同努力下,中國外貿將繼續保持回穩向好的勢頭。”何亞東說。
吸引外資方面,何亞東表示,總的看,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隨著已出臺外資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中國市場對外資的“磁吸力”將會更強。
對于當前外資規模的波動,何亞東介紹說,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因素,也有非經濟因素,要多角度來看待。
從縱向看,我國引資規模仍處于歷史高位。2019年至2021年我國吸收外資連續三年刷新歷史紀錄,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實際使用外資規模達到1.16萬億元,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在上年高基數的情況下,今年1月份至11月份吸引外資出現波動是正常的。同時,1.04萬億元的引資規模仍處于歷史高位。
從橫向看,近年來全球跨國投資低迷,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規模同比下降12.4%,2023年將繼續萎縮。今年以來,跨國公司紛紛來華考察洽談,表現出對投資中國極大興趣。今年1月份至11月份,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8萬家,同比增長36.2%,也印證了外資企業來華投資勢頭。
從結構看,隨著跨國公司調整投資布局,我國吸引外資的結構在持續優化。今年1月份至11月份,高技術產業引資規模達到3866.5億元,占全國吸引外資比重為37.2%,比2022年全年水平提升了1.1個百分點。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27.6%和5.5%,研發與設計服務領域外資增長9.1%。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