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隨著A股市場主要指數不斷走強,資金借道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入市意愿強烈。Wind資訊統計顯示,近一周(3月10日至3月17日),ETF總份額增加了137.64億份,達到2.62萬億份;總規模增加了337.61億元,達到3.9萬億元,距離4萬億元關口僅一步之遙。
多位公募基金分析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基本面利好支撐主要指數走強,權益市場有望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從短期來看,以AI和AI+為主要投資方向的科技板塊,有望繼續獲得資金青睞。
數據顯示,近一周ETF日均成交額增加了844.34億元,周增幅為34.95%,達到3260.3億元。此外,ETF基金數量已達到1105只,其中,份額增加最大的行業為信息行業,目前有4只基金跟蹤;份額增加最大的主題為中證機器人指數,有5只基金跟蹤;份額增加最大的指數標的為恒生科技,有10只基金跟蹤。
具體來看:近一周份額增長最高的為跨境型ETF,增長115.08億份,其次是股票型主題指數ETF和貨幣型ETF,分別增長74.96億份、30.14億份。
此外,按各主題分類來看,近一周滬深300和上證50等寬基產品仍是“吸金”主力。數據顯示,滬深300寬基產品近一周凈流入資金近90億元,位居各類產品榜首;上證50、恒生科技和中證1000等主題產品近一周凈流入資金均超20億元;包括中證500、科創綜指等在內的六類主題產品,近一周凈流入資金保持在10億元至20億元之間。
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馬瑞琨向記者表示:“對權益市場表現將繼續保持積極樂觀預期,其中,科技板塊被確立為全年投資主線。目前,最具有持續性的方向仍是AI以及AI+;雖然短期市場波動仍會存在,但等到市場企穩,科技方向仍將繼續獲得超額收益。”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近日A股和H股主要指數維持強勢,但資金流向表現出明顯差異性,如港股延續“四大新質生產力+股息”雙主線投資邏輯,而A股則延續“科技股、順周期/股息補漲”的趨勢,反映市場從成長轉向其他類。“本輪資金通過‘順周期+紅利’的投資邏輯,顯示信心逐漸恢復。具體策略上,一是內需與央國企類股息低位對沖屬性在強化;二是科技股受益于本輪資金面的支撐,估值將不作為限制價格走強的因素。”
在新基金發行方面,目前仍有20只新產品處于募集中,其中有5只產品募集份額超過50億份,11只產品募集份額為20億份。按照最高募集目標測算,將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近530億元。同時,從產品主題分類來看,寬基產品仍是主力,如4家公募集中發行中證A50ETF;3家公募集中發行深證100ETF、中證A500ETF和科創板50成份ETF等。
(編輯 李波 才山丹)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