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曼寧
A股“監獄風云”又出新篇。
僅11月20日晚間,兩家公司披露董事長“爆雷”的消息。其中,三峽新材董事長、實控人許錫忠因個人涉嫌騙取貸款罪被刑拘;海利生物董事長、實控人張海明因涉及上海市靜安區正在偵查的某公司非法經營案被取保候審,目前張海明尚可正常履職。
上市公司回應
公告顯示,三峽新材董事長、實控人許錫忠因其個人涉嫌騙取貸款罪,被廣東省普寧市公安局刑事拘留。許錫忠直接持有和控制公司的股份合計約3.2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8.14%。
海利生物實控人、董事長張海明,則因涉及上海市靜安區正在偵查的某公司非法經營案,被上海市靜安區公安分局取保候審,期限從2020年11月19日起算。同時,公司監事周裕生因涉嫌職務侵占于10月31日被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刑事拘留。
在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方面,三峽新材、海利生物均強調,實控人所涉上述事項與公司及公司所屬企業無關,公司未因此受到不利影響、目前生產經營正常。其中,海利生物表示實控人、董事長張海明可以正常履職,監事周裕生為公司退休返聘的顧問,已不實際擔任除監事以外的任何職務,因此上述事項對公司正常的業務運作不構成實質性影響。而三峽新材董事長、實控人許錫忠目前則已經不能正常履職,公司稱為確保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將盡快召開董事會作出相應安排。
三峽新材實控人
負面不斷
資料顯示,三峽新材實控人許錫忠生于1966年7月,2014年5月起任三峽新材董事長。
今年以來,圍繞實控人許錫忠的負面消息不斷。9月22日,三峽新材披露了實控人及主要股東涉及訴訟的進展公告。具體為,華龍證券起訴許錫忠償還股份質押融資本金及利息,法院一審判決顯示,許錫忠應償還本息合計逾15億元,如未能按期支付,原告華龍證券有權以其質押的三峽新材2.07億股股票折價或以拍賣、變賣所得款項優先受償。
此前,許錫忠還遭遇上交所點名批評。今年7月28日,三峽新材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未按已披露的股份回購方案實施回購,實際執行情況與披露的回購計劃存在較大差異,經過延期后仍未完成回購計劃,影響投資者合理預期,因此,決定對三峽新材及時任董事長許錫忠、時任董事兼董事會秘書楊曉憑予以通報批評。隨后,今年10月,因為“回購生變”,湖北監管局也對包括許錫忠在內的三峽新材多位高管下發警示函。
三峽新材主要從事浮法玻璃、玻璃深加工制品及新型建材產品的科研、生產與銷售。2016年,公司收購深圳市恒波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主營業務在原有的平板玻璃及玻璃深加工基礎上,新增移動互聯網終端業務。2020年前三季度,三峽新材實現營業收入19.33億元,同比下降30.08%;凈虧損5.91億元,去年同期盈利6102.79萬元。
海利生物控股股東
剛進行減持
就在本月初,海利生物實控人張海明控制的上海豪園創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豪園創投”)已累計減持上市公司近3%股份,完成了減持計劃。
根據公告,海利生物控股股東豪園創投于2020年5月25日~11月2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海利生物1931.7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減持價格為15.66元/股~32.88元/股,減持總金額4.11億元。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后,豪園創投持有公司股份2.58億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40.12%。此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張海明個人還直接持有海利生物1248.63萬股。
據海利生物官網介紹,張海明曾在上海滬東造船廠工作,任上海市對外投資促進中心駐法國巴黎代表處首席代表,1999年創立上海豪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即現在的豪園創投),現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海利生物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豬瘟的雙重影響,公司業績表現并不理性,但因搭上大熱的生物疫苗概念,海利生物曾于8月初漲至54.03元/股的高點,年漲幅一度達到3倍。不過,此后公司股價持續受挫,目前已回落至18.08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股價波動,重倉海利生物的“牛散”章建平由此經歷了“過山車”行情。章建平家族最早于2018年二季度進入海利生物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序列,此后章建平一直堅守該公司,整體持股保持不變。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章建平持股約3211萬股,加之海利生物流通股股東中方章樂、方文艷、方德基均為其家族“一致行動人”,章建平家族合計持倉股數約達1.09億股。
07:12 | 國科恒泰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 |
23:27 | 新能源車企宜從三維度構建技術護城... |
23:27 | 雷沃智慧農業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正... |
23:27 | “產學研”融合發展 推動廣東商業... |
23:27 | 年內15部潛力大片待映 暑期檔、國... |
23:27 | 大中礦業“鐵礦+鋰礦”雙輪驅動格... |
23:26 | 河北銀行股權拍賣屢屢遇冷 |
23:26 | 年內超1900只公募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
23:26 | 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約束 推動公募行... |
23:26 | 年內險企“補血”規模超530億元 |
23:26 |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提速 多家村鎮銀... |
23:26 | “硬本領”“軟實力”已成中國品牌...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