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見習記者 蒙婷婷
“要發揮投建一體的優勢,把‘四川路橋’這塊金字招牌打造好。這既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對四川路橋的重托和期望,也是四川路橋未來發展的前景和機遇。”近日,四川路橋黨委書記、董事長熊國斌在接受《證券日報》等媒體記者采訪時說道。
作為四川省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國有企業,四川路橋全面把握戰略發展機遇,聚焦施工主業,積極發展與主業關聯度強、互補度高的相關多元產業。自2017年以來,公司連續4年實現業績增長,利潤接近翻兩番。熊國斌表示,“十四五”期間,公司將繼續緊密圍繞主責主業、產業協同戰略布局,積極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探索“交通+”、產業協同等發展模式,形成“基礎設施+能源、資源、現代服務”的業務發展布局。
連續4年保持業績高增長
近年來,四川路橋經營業績持續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據東方財富chioce數據顯示,從2017年至2020年,四川路橋的營收從327.63億元增長至610.7億元;凈利潤從10.64億元增長至30.25億元,年復合增速分別達到19.34%和30.45%。據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610.7億元,同比增長15.8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25億元,同比增長77.76%。
2020年,四川路橋在建施工項目492個,實現營業收入486.28億元,同比增長25.47%。報告期內,公司累計新中標工程施工項目300個,累計新中標金額395億元,在手剩余合同額136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公司新中標世界最大跨徑(2023米)懸索橋土耳其恰納卡萊1915大橋項目,再創公司承接世界性品牌工程新紀錄意義重大。同時,四川路橋圍繞“EPC+F”“認購基金+施工總承包”“股權投資+施工總承包”等新模式,審慎選擇優質項目、嚴控風險,全年實現PPP項目完成投資62.76億元,BOT項目完成投資5.5億元。
作為全國交通行業骨干力量,四川路橋依托在建大型重點項目持續開展行業關鍵技術攻關,形成和鞏固了以深水大跨徑橋梁、高山峽谷橋梁、高速公路路面、復雜地質特長隧道等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在高速公路、特大型橋梁、特長隧道等領域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高比例現金分紅回報股東
四川路橋在做大做強主業的同時,也不忘積極回報股東。今年2月份,四川路橋發布未來三年(2020年度-2022年度)股東回報規劃并指出,在符合分紅條件情況下,公司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現金分紅。并且公司每一年度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低于當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30%。
在5月26日四川路橋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202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獲審議通過,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2.5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1.94億元。此次擬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約占公司2020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達39.48%。
熊國斌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四川路橋聚焦主業積極發展,經營路線明確清晰。在確保公司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未來的每一個可進行分紅的時期,公司都樂于與廣大股東共享經營的成果,創造股東價值投資的良性循環。”
獲大股東持續大力支持
今年3月份,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決策部署下,擬啟動四川路橋控股股東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鐵投集團”)與四川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戰略合并重組,重組為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蜀道集團”)。
目前,蜀道集團已于5月28日在成都正式揭牌。據悉,蜀道集團總資產超9100億元,凈資產超2900億元,是西部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營運龍頭企業,在交通基礎設施設計施工建設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行“第一方陣”。熊國斌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道,四川路橋作為新成立的蜀道集團旗下市場化程度高、公司治理機制完善、品牌影響力深度廣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上市公司平臺,未來將持續從多方面獲得蜀道集團更多更大的支持。
日前,四川路橋對外公告稱,公司擬收購四川省鐵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四川省鐵路建設有限公司51%股權,旗下全資子公司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擬收購四川鐵投城鄉投資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四川航焱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51%股權及四川臻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51%股權,合計收購金額為6.7億元。四川路橋表示,此次控股收購三家公司,有利于公司拓展業務規模,提升公司在鐵路、市政、房建等方面的施工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公司提升在川南片區的施工市場份額,進一步增強公司在川南片區的市場競爭力。
熊國斌表示:“未來五年在產業布局上,四川路橋還將積極布局培育能源板塊、礦產資源板塊、交通+服務板塊。公司將加大清潔能源投入、完善鋰電產業鏈閉環,使能源板塊成為公司重要的業務支撐。同時,還將加快推進礦產資源存量項目,優化布局增量項目。并以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為依托,積極探索‘交通+服務’的業務發展新模式,大力拓展交通經營資產運營服務、貿易服務及交通+文旅業務。”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