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當前,市場對兒童藥增長空間產生一些擔憂。作為兒童藥行業頭部企業,華特達因的現狀如何?行業會否迎來發展“天花板”?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華特達因,對公司總經理楊杰進行了專訪。
“兒童藥市場遠未到‘天花板’。未來,公司將繼續堅守初心和使命,深耕兒童健康賽道,使千千萬萬中國兒童健康強壯。”楊杰表示。
做好“減法”
聚焦主業
回顧華特達因的發展歷程,楊杰多次提到“聚焦”一詞,而這主要是因為此前公司業務相當多元。
華特達因前身為山大華特,于2001年借殼聲樂股份上市。當初公司業務涵蓋水務、軟件、環保、教育、物業、信息、材料等諸多領域。2003年,山大華特獲得了達因藥業控股權后,又增加了醫藥板塊。
在子公司達因藥業層面,也存在著業務過于分散的問題。彼時,達因藥業產品除涵蓋成人的內分泌、心血管、消化、抗生素等領域外,還有一個兒童保健藥,即伊可新。
走進華特達因北京總部一樓大廳,兩個小葫蘆貼墻而立,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其中一個是綠色的,另一個是粉色的。
楊杰對記者介紹道:“這兩個小葫蘆,是公司拳頭產品‘伊可新’的卡通形象。兩個小葫蘆里面裝的是什么藥?其實都是兒童維生素AD補充劑,其中綠色小葫蘆用于0歲至1歲嬰兒,粉色小葫蘆則用于1歲以上兒童。”
“由于業務多元化,導致資源不夠聚焦。公司本身規模又小,看似布局了很多賽道,但都沒有優勢,企業發展較緩慢。”楊杰表示。
為了增加市場競爭力,自2007年擔任達因藥業總經理后,楊杰就主導了戰略聚焦,開始專注兒童藥賽道。“聚焦兒童藥賽道后,伊可新是公司重點打造的大單品,已成為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楊杰如是說。
2021年8月份,楊杰擔任華特達因總經理后,上市公司也開啟了戰略大調整,從一個多元化的企業,向專注于兒童健康的醫藥企業轉型。2021年11月份,華特達因轉讓華特環保51%的股權,實現環保業務出表。此后,還啟動教育業務的剝離工作。
“這幾年,華特達因不斷剝離非主業,大力發展醫藥主業,醫藥板塊的營業收入三年翻了一番。”楊杰告訴記者。
轉型之前的2020年,公司醫藥業務實現收入11.24億元,到了2023年,這一數據已攀升至24.24億元。2023年,公司醫藥收入占比已高達97.67%,利潤占比更是超過100%,已經變成一個完全的醫藥公司。
“現在回過頭來看,通過聚焦主業,不論是達因藥業,還是上市公司華特達因,目前都是發展最好的時候。”楊杰表示。
慢即是快
研發不能急功近利
華特達因將主業聚焦在兒童藥并加大研發,但這并非易事。
“兒童藥研發是全世界面臨的難題。兒童作為使用藥品的特殊群體,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少、倫理挑戰大、試驗難度高,因此很多藥企并不愿意做兒童藥。”楊杰說。
全國工商聯藥業商會的調查顯示,國內6000多家藥廠中,專門生產兒童藥品的僅10余家,有兒童藥品生產部門的企業也僅30多家。
“兒童藥研發跟長跑一樣,不能急功近利。”楊杰說,把基本功打扎實,到賽道上速度就提起來了,其實慢即是快。
藥物研發要舍得投入,華特達因堅持將每年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上。如今,公司已經在呼吸、消化等15個領域進行兒童專用藥物研發布局。
錨定兒童藥賽道后,華特達因堅持“量身定制兒童藥”的研發理念,從兒童的視角出發,以專業的研發設計、生產質量控制來保障兒童用藥安全,這也成為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表現。
“在開發兒童用藥時,基于目標人群的生理病理特點,選擇合適的劑型,設置合適的規格,選擇適合的輔料,并通過合理的臨床試驗設計,驗證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順應性,從而開發適合兒童服用的藥物。”楊杰說。
以伊可新為例,采用單劑量包裝,保障了兒童用藥劑量的精準性。應用小葫蘆狀設計,便于操作,提升應用體驗。基于量身定制兒童藥物的研發設計理念,采用公司矯掩味關鍵技術,使產品口味更適合,讓孩子們不再懼怕服藥。
“這種小葫蘆的‘異形’設計,其實給生產帶來了很大難度。”楊杰表示,既要實現產品外觀的葫蘆形狀,又要確保裝量精準及防止囊皮特殊部位的破損。
因此,公司在模具的設計上經歷了上百次驗證,同時為了找到合適的模具,專門去韓國、意大利、德國尋找設備供應商,這些都大大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不過,在楊杰看來,這是兒童藥企業該有的付出,兒童藥研發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兒童心理和生理上的特殊性。
也正是基于此,伊可新上市后就受到了極大的認可,目前在國內維生素AD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超過六成,連續多年穩坐行業頭把交椅,并成為華特達因主要的利潤來源,真正詮釋了“慢即是快”。
窄即是寬
市場遠未到“天花板”
近期,伊可新的未來市場空間受到廣泛關注。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伊可新的市占率已超過60%,局部市場占比更高;另一方面,隨著出生人口下降,市場擔憂產品銷量會掉頭向下。
楊杰表示:“從市場滲透率來看,目前0歲至1歲兒童,維生素AD的整體滲透率近30%,1歲至6歲滲透率卻只有不到5%,伊可新還有很大空間。”《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4)》的發布,將維生素AD制劑使用年齡延伸至18歲,這對中國兒童的營養健康非常有意義,同時也表明維生素AD的市場還有非常大的應用潛力。
事實上,國家不斷出臺政策支持兒童藥行業發展。截至2024年5月30日,我國已發布了五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引導兒童藥品研發。此外還出臺了《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臨床急需兒童用藥申請優先審評審批品種評定的基本原則》等政策,促進兒童藥行業健康發展。
近期,面對持續火熱的銀發經濟,不少人曾建議公司拓展到老齡賽道。楊杰卻表示,未來公司將專注兒童大健康賽道,用初心和使命,持續拓寬行業發展空間。“一方面,圍繞伊可新這個產品,做品類延伸,形成完整的兒科用藥體系;另一方面,圍繞著伊可新品牌,拓展兒童大健康領域。”
之所以要堅定地做兒童藥,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楊杰曾做了7年的兒科醫生,對兒童藥行業特別熟悉,并且有很深的感情。楊杰說,做兒童藥必須堅守初心與使命,將各個環節做到極致,讓孩子真正受益。這樣,看似窄的行業,一樣會變得寬廣。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