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見習記者 劉曉一
4月22日,廣州安必平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必平”)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1億元,雖同比微降5.33%,但業務質量及結構顯著改善。外購產品銷售收入同比減少31.28%,自研產品收入占比持續提升。
“盡管面臨行業政策調整與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公司始終以‘試劑+設備+數字化+人工智能(AI)’的全鏈條病理診斷數智化解決方案為核心,通過優化收入結構、深化研發創新、拓展新興市場,在業務質量提升與長期競爭力構建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安必平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數智病理技術商業化見成效
安必平是國內病理診斷領域首家上市公司,構建了腫瘤篩查、腫瘤診斷、數智病理、病理服務四大業務,專注于腫瘤篩查與精準診斷。
產品方面,2024年,公司免疫組化(IHC)與熒光原位雜交(FISH)收入同比增速均超20%,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數智化產品收入同比大增80%,數字切片掃描系統及宮頸細胞學人工智能軟件覆蓋全國近300家醫療機構。研發方面,公司全年研發投入6006.37萬元,占公司營收的比例為12.76%,重點投向病理數智化及腫瘤伴隨診斷試劑開發。
具體來看,在病理數智化領域,公司已完成數字切片掃描系統產品線全面升級,覆蓋從基層到三甲醫院的差異化需求。應用于宮頸癌篩查的宮頸細胞學AI輔助診斷產品三類證注冊申報正穩步推進,該產品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數據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Modern Pathology》,驗證其可將初級病理醫生診斷靈敏度提升至81.6%,工作量減少37.5%,為病理醫生短缺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此外,公司推出病理專病庫1.0版本,實現了醫療數據從存儲到科研應用的全周期管理,推動臨床與科研雙向賦能。
2024年,安必平數智化技術已在基層醫療層面實現商業化落地,病理科共建業務增長強勁。公司將基層病理科標本的檢測模式從傳統的院外送檢,通過遠程病理及數智病理,轉變為院內診斷,從而顯著提升醫院在臨床診斷方面的能力。全年共建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0%,合作醫院達60家,并與23家醫聯體及專科聯盟達成協議。
“這一模式不僅解決基層病理醫生短缺痛點,更通過區域病理中心、宮頸癌篩查中心等多樣化服務組合,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前期投入導致短期利潤承壓,但其帶來的客戶黏性與數據積累,將成為未來業績放量的關鍵基石。
AI病理前景廣闊
“AI病理屬于‘AI+醫療’領域的醫學影像診斷細分領域,應用于疾病的診療環節。”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數字化成像、圖像識別、人工智能算法等技術的進步,AI病理產業價值將進一步提高,尤其在癌癥診斷等領域,有望發揮更大作用。
2025年第一季度,安必平成為機構密集調研的焦點,合計共吸引264家機構參與,包括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從機構調研聚焦內容來看,“AI+”和海外業務仍是其關注的重點。安必平在上述調研中提到,AI賦能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內部賦能,例如通過使用AI技術提高IHC抗體質檢的效率;二是產品賦能,包括設備智能化與試劑診斷的智能化;三是大模型技術探索,特別是多模態大模型,目前核心工作是病理數據的標準化標注、專科大模型的構建等。公司海外業務主要方向是日本、新加坡、越南、中東等市場,會主推現有大單品“宮頸細胞學+AI”。
(編輯 上官夢露)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