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隨著2024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正式收官,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人均薪酬也隨之成為關注焦點。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A股共有4647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董事長薪酬、5385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人均薪酬。
醫藥生物領域成為高薪集聚地
2024年,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呈現出鮮明的頭部效應。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革以4180萬元/年排名第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西廷緊隨其后,薪酬為2493.90萬元/年。百濟神州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雷強位居第三,薪酬為2019.38萬元/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位董事長所處領域均為生物醫藥熱門行業,因其高附加值、高成長性,成為高薪的集聚地。
進一步梳理,包括伊利股份、萬達電影、海天味業、TCL科技等在內的12家公司董事長薪酬均超過1000萬元/年,涉及消費、影視、電子等領域。
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講師王雨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朝陽行業增速快、頭部公司規模大的背景下,高管薪酬也水漲船高。相比之下,傳統制造業、建筑業等領域,薪酬水平則相對較低。
此外,經濟發達地區的上市公司,為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往往開出更具競爭力的薪酬。以寧波為例,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以1189.05萬元/年的薪酬,成為當地上市公司中的“薪酬之王”。
多家公司人均年薪超100萬元
普通員工的薪酬水平,更能反映一家公司對基層的重視程度。2024年,中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陜西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人均薪酬超過100萬元/年。
但在平均數背后,也隱藏著個體差異。例如,某上市公司雖人均年薪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但深入挖掘卻發現,基層與高管薪資差距懸殊。
可以看到,公司業績是薪酬的關鍵決定因素,業績出色的公司,往往有更多資金用于員工激勵。
王雨婷認為,投資者與社會公眾對上市公司薪酬的關注度將會持續攀升,這將促使上市公司更加公開、透明地展示薪酬體系。
另一方面,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市場環境變化,上市公司薪酬將更加注重長期激勵,短期績效已無法完全反映高管與員工的價值,股權等長期激勵手段將得到更廣泛應用,使員工利益與公司長期發展緊密相連。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09:53 | 周末重磅發布!由降轉漲! |
09:53 | 直擊重慶啤酒業績說明會:一季度高... |
09:50 | 建設銀行承銷首批科技創新債券 |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