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去年以來,由于供需錯配,從多晶硅到組件,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都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行業龍頭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綠能”)在2024年度出現近十年來的首次年度虧損。
在這種行業狀況下,破“內卷”成為行業的焦點。在6月30日下午舉行的隆基綠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上,隆基綠能董事長、總經理鐘寶申就公司BC產能、破“內卷”等問題和與會股東進行了交流。
加速BC產能布局
當前,由于供需錯配,行業開工率普遍不足。對于股東關注的公司開工率問題,鐘寶申并不避諱。
“目前硅片環節的開工率在60%到70%之間,電池環節處于滿產狀態。”鐘寶申稱。
在行業平均開工率不足60%的情況下,隆基綠能的電池生產線為何還能呈滿產狀態?鐘寶申表示,這主要是公司BC產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公司應該是今年上半年外采電池最多的企業。隨著公司自有產能的不斷爬坡,電池將實現自給自足。”
“6月份,公司的BC二代產品單月生產2GW,預計9月份可實現單月生產3GW,11月份可實現單月生產4GW。”鐘寶申表示,下半年公司BC二代產能將加速爬坡。
2025年,隆基綠能將重點優化產能結構,集中資源開展BC二代先進產能建設和升級迭代,預計到2025年末,BC二代電池和組件產能均將提升至50GW。
在行業整體供需錯配的情況下,隆基綠能的BC產線卻保持100%的開工率,這就是“先進的產能永不過剩”的真實寫照。
值得關注的是,隆基綠能在2025年6月11日正式發布了HIBC技術及產品,HIBC組件功率突破700W,量產效率高達25.9%,功率密度超過259W/㎡。這個被業內稱為BC三代的產品也成為與會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目前HIBC電池技術的規模化量產條件已經成熟。”鐘寶申透露。
此外,隆基綠能將立足下一代產業化技術,持續加大前瞻性研發布局。不久前,隆基綠能連續刷新自己此前創造的單結晶硅、晶硅-鈣鈦礦疊層兩大主流電池賽道的轉換效率世界紀錄。
戰略轉型破“內卷”
談到行業破“內卷”及產業整合的情況時,鐘寶申表示,光伏行業當前面臨的困境是通過市場化方式出清,還是通過行政手段干預的方式出清,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此前半年多時間里,行業內部實際上已經進行了持續溝通,即便有一些產業整合的思路也需要獲得管理部門的支持,否則難以實行。要多方形成合力,才能落實解決。”
“不管如何,隆基綠能在未來的發展中,是把外部的環境假想成最差的情況來做計劃。”鐘寶申坦言,一個優秀的企業是要能夠穿越行業周期的。
“公司正在致力于由原來單純的‘科技制造’向‘科技制造+科技服務’轉型。”鐘寶申表示,隆基綠能不僅僅是光伏產品的制造商,而是能夠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綠電解決方案的服務商。
“隆基綠能不再是簡單地把光伏板賣給客戶,而是要針對客戶的需求,尤其是具有復雜情況的客戶,比如機場、水務公司等,給他們提供系統的綠電解決方案。”鐘寶申表示,以此推動光伏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緊密結合,帶來更優的項目收益。
“隆基綠能未來希望,科技服務和科技制造的收益能夠各占一半。”鐘寶申稱。
隆基綠能目前已經探索出農林牧漁、工業、建筑、交通、生態修復等領域和光伏的互補方案,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比如,寧夏騰格里沙漠3GW光伏電站年發電量達45億度,相當于再造2.4萬公頃森林;烏茲別克斯坦100MW光伏項目采用智能跟蹤支架系統,發電效率提升15%,成為中亞能源轉型標桿。在城市屋頂方面,隆基綠能的BIPV產品已覆蓋博鰲論壇會址、北京工體等地標建筑,其“隆頂”系列可承受1.5噸/㎡荷載,兼具建材與發電功能。西安中大國際商業中心項目25年碳減排量可觀,成為“光伏+商業”的經典案例。
“公司將持續為客戶提供高價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動公司產品出貨量穩步增長。”鐘寶申稱。
根據隆基綠能的計劃,公司今年預計硅片出貨量120GW,組件出貨量80GW到90GW。其中,BC產品出貨占比將超過25%。
“在過去十年中相當多的時間里,隆基綠能都處在行業引領者的位置,是有領先能力和底蘊的。”鐘寶申表示,今年,我們提出“重塑冠軍氣質”,是要重塑冠軍的目標、擔當和意志。具體目標是指企業在市場中要爭第一,追求合理的規模和盈利。
00:25 | 加碼新材料業務 朗迪集團擬增持聚... |
00:25 | 哈啰高調入局自動駕駛出租車賽道 ... |
00:25 | 佳都科技籌劃赴港上市 加快國際化... |
00:25 | 直擊隆基綠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 |
00:25 | 年內上汽集團單月銷量實現“六連漲... |
00:25 | 諾力股份擬分拆中鼎智能赴港上市 |
00:25 | 上半年百強房企拿地總額同比增長超... |
00:25 | 年內深圳樓市成交實現較高水平 |
00:25 | AI醫療行業再迎利好 相關概念股表... |
00:25 | 風電設備退役潮悄然襲來 資源化利... |
00:20 | 上半年商業銀行管理層密集調整 高... |
00:20 | 今年以來數字人民幣生態持續優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