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收匯有保障,復工有資金,企業有希望!”這幾天,四川宜賓許多出口企業負責人心里懸著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中國建設銀行(以下簡稱“建設銀行”)、宜賓市金融委、宜賓市商務局等機構和部門的共同推動下,企業可以通過當地“宜貿貸”業務獲得有效融資支持。
這只是中國信保和建設銀行共同開展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破解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一個縮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信保與建設銀行凝聚合作共識,發揮各自優勢,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根本上推動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白名單”等暖心政策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疫情發生后,我國許多外貿企業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一方面,外貿企業出口受阻、收入銳減,導致企業償債能力下降、現金流吃緊;另一方面,企業復工復產后,資金周轉面臨較大壓力。
為此,中國信保與中國建設銀行積極開展保單融資項下務實合作,支持企業復工生產。2月,雙方聯合發布《關于做好疫情期間保單融資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共同發揮疫情期間保單融資支持作用,為企業輸血輸氧、減壓減負。
《通知》要求,雙方營業機構要積極聯動,充分利用保險措施,強化疫情防控期間對出口企業的支持保障服務;運用出口信用保險快速理賠機制,加快理賠速度;關注境外項目情況,共同提示客戶做好因疫情導致工期延誤的應對措施;積極探索進口預付款保險等與進口相關的保單融資合作,優先支持醫療物資等與防疫工作相關的進口業務。
另外,為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暢通運轉,穩定國際市場份額,今年,中國信保聯合建設銀行針對外貿龍頭企業推出“白名單企業”專項融資服務。經過細致篩選和政策協調,雙方于今年1月確定了首批企業名單。截至3月中旬,專項融資服務項下已累計支持企業獲得融資6927萬美元,極大釋放了企業授信空間,大幅降低了貿易融資成本。
“建信通”融資助力共建“一帶一路”
在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拓寬“走出去”企業融資渠道方面,中國信保和建設銀行聯手推出“建信通”這一融資產品。
2019年,中國信保為青島一家企業在巴基斯坦的燃煤電站項目合同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支持。該項目巴基斯坦采用100%本地褐煤發電的最大單機裝機容量機組,也是該企業首個采用海外超臨界塔式煤粉鍋爐的項目,對巴基斯坦能源結構合理化調整、減少進口燃料依賴,以及緩解電力短缺等具有重要意義。
而在一個月前,人員流動受限,疫情保障開支陡增,這個中巴經濟走廊上的“明星”項目正遭受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
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緩解項目資金壓力,中國信保與建設銀行成立業務推進小組,積極協調各方落實融資條件,加快審批進程,并在評審后兩天內完成了全部文本程序。2月底,項目融資實現落地,首筆放款2250萬美元,在不占用企業授信和不提高負債率的情況下解決了企業困難。
截至目前,中國信保和建設銀行在“建信通”項下累計合作111個項目,涉及承保金額108億美元。
“信保貸”產品精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
近期,南京一家從事割草機及其相關配件出口的小微外貿企業憑借中國信保和建設銀行共同研發的“信保貸”,保住了上游供應鏈。
疫情發生后,企業訂單推遲,物流延后,急需資金支付上游貨款。“小微企業成本按天算,如果貸款審批周期長,等不起啊!”面對資金困境,該企業負責人深感焦慮。
得知情況后,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主動協助企業在線上申請了“信保貸”融資產品,僅用1小時就幫助企業成功審批、即時支用14萬元。此后,該企業又陸續自主線上辦理了2筆貸款支用,合計金額41萬元,及時緩解了資金燃眉之急。
據了解,“信保貸”基于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數據支持以及建設銀行的大數據貸款審批技術,可實現全線上業務操作,額度授信和貸款發放都由模型和系統自動處理,具有“保收匯、全上線、免抵押、利率低、秒獲批、期限靈活”等特點,大幅提高了操作效率,精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自2019年8月上線以來,“信保貸”已在中國信保22家分公司實際開展了業務,累計授信企業227家,授信金額1.37億元。
中國信保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國信保與建設銀行將繼續深化務實合作,出實招、出新招,保障外經貿企業復工復產,創新服務方式,完善產品模式,多措并舉擴大保單融資,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外經貿發展。
(編輯 喬川川)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