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
近日,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提供服務的規定》(簡稱《規定》),明確了中介機構執業和收費的基本準則,加強中介機構獨立性,旨在促進中介機構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防止中介機構與發行人不當利益捆綁。《規定》的推出對于進一步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意義重大。
一、有利于遏制證券行業不當競爭,推動證券行業健康發展。
《規定》重點規范了證券行業的執業及收費準則,明確規定禁止性行為,完善相關處罰制度,有利于遏制證券行業的不當競爭,促使證券公司回歸專業服務的本質,提高獨立性、專業性和執業質量,推動證券行業健康發展。
規范執業及收費準則,筑牢競爭底線:《規定》明確中介機構應當遵循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獨立客觀等原則,不得變相提高收費或謀取不正當利益,避免證券公司因不當利益捆綁而影響其獨立性。《規定》明確證券公司從事保薦業務可以按照工作進度分階段收取費用,保障了證券公司在股票發行前各階段勤勉盡責工作可以得到合理回報,有利于提升證券公司獨立性、專業性,促進各家證券公司更加規范、公平競爭。證券公司應當通過配備合格且專業的從業人員、搭建有效風控體系、防范利益沖突、遵循執業原則、嚴格履職盡責等方式,將行業發展聚焦于提供更優質的專業服務上,避免捆綁不正當利益走捷徑等行為。上述規定將為證券行業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厘清收費準則,遏止不當競爭:《規定》明確中介機構應當根據工作量、所需資源投入等因素合理定價,有利于規范行業秩序,遏止不當競爭,回歸專業服務本質。證券公司在既定收費框架內深挖服務價值,強化比拼專業創新、服務品質等,從而帶動證券行業整體專業服務水平提升,推動證券行業健康發展。
二、有利于推動證券公司充分發揮“看門人”作用,強化責任擔當,加快一流投行建設。
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要做好優質企業的“發現者”和資本市場的“看門人”,為資本市場推薦更多有價值、有潛力的優質企業,為投資者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投資環境。證券公司是否真正履職盡責,直接關系上市公司質量好壞及市場生態優劣。《規定》強化了責任擔當,進一步加強監管證券公司相關行為,完善了相關制度。
加強監管,強化證券公司責任擔當:證監會、財政部、司法部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對中介機構執業行為加強監管,必要時可采取聯合現場檢查等措施,強調了監管合力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規定》明確了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標準,包括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并將依法納入證券市場誠信檔案,較過往加重了處罰力度,且標準更為明確。《規定》有利于推動證券公司強化責任擔當、勤勉盡責,提升執業質量。
增強證券公司獨立性,充分發揮“看門人”作用:《規定》明確證券公司與發行人之間的服務及收費關系、根據工作進度分階段收取服務費用、保薦業務收費與股票上市結果不能直接掛鉤等,有助于增強證券公司執業的獨立性,避免影響證券公司履行盡職調查職責,推動證券公司真正有效地發揮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規定》有利于督促證券公司在業務開展過程中獨立把關,以應有的專業性,切實起到為資本市場及投資者“看門”作用,支持真正的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加快一流投行建設步伐。
三、有利于從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權益,促進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
提升上市公司整體質量:《規定》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不得以股票公開發行上市結果為條件給予發行人或中介機構獎勵,避免中介機構為獲取上市獎勵而喪失獨立性,盲目助推股票發行上市。同時,規范中介機構收費方式可促使企業對于上市決策更趨于理性、謹慎,有利于鼓勵更多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
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規定》要求審計業務、保薦業務收費不得與股票發行上市結果直接掛鉤,要求承銷業務不得按照發行規模遞增收費比例,降低追求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資金超募的動機,引導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根據業務發展適時融資、適度融資,通過挖掘企業價值,設定合理定價區間,充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規定》還要求發行人應當充分披露中介機構收費相關內容,確保收費合理、透明,超高收費或異常收費項目將會受到監管部門與投資者更多的關注和監督,有助于保護投資者知情權。
《規定》通過進一步規范中介機構收費機制,提升了中介機構的獨立性及專業性,敦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做好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紐帶與橋梁,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有利于從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中信證券作為國內證券行業中的一員,在認真學習及嚴格遵守《規定》基礎上,將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落實資本市場“看門人”責任。在項目準入、內部制度建設、強化專業能力及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公司將進一步提高執業標準及職業素養,以專業、合規的服務建立長期持久的客戶關系,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要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與實體經濟,為建設安全、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貢獻力量。
(編輯 張昕)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