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加息落地影響,美國三大股指集體收跌。公募、私募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受美股重挫影響,震蕩行情依舊是A股市場主基調。不過,美股、A股的聯動性呈現弱相關。如果美聯儲明年確定結束加息周期,2019年A股或有超預期表現。
美三大股指集體收跌
北京時間12月20日凌晨3點,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準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2.25%-2.5%。這是美聯儲今年第四次加息,也是1994年以來首次在股市下跌時加息。
星石投資表示,美聯儲的政策聲明并沒有之前市場預期的那么鴿派,其表示要繼續漸進加息,未提及美股波動,并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減持縮表,表明其政策未受市場波動和政治影響。會后美聯儲公布最新經濟預期,下調了2019年GDP增長預期自2.5%至2.3%,下調PCE通脹同比自2.0%至1.9%,表明美聯儲“官宣”經濟動能正迅速放緩。
美聯儲加息消息一出,美股三大指數尾盤跳水,道指盤中巨震900點,道指、納指、標普500分別收跌1.49%、2.17%、1.54%,均創下2017年三季度以來新低,美元指數同樣迅速拉升,收于96.97點。
星石投資表示,此次在美聯儲會議上,市場沒有得到所期待的超預期信息,市場短期想要企穩只能依靠盤面自身的力量,而一旦出現破位暴跌,其外溢效應大概率會對美聯儲形成反向制約。
天弘基金高級宏觀研究員李云潔則指出,美股將從最高點出現20%以上的回撤,從而進入技術熊市,而美聯儲會釋放更加“鴿派”的信號。美股企穩則還需要看到明年一季報好于預期(主要靠預期下得夠快)。這兩個因素共振可能發生在明年3月份美聯儲加息后。
A股各大板塊全線飄紅
受美聯儲加息影響,滬深兩市開盤下跌,上證指數以2544.51點開盤,跌幅0.2%;深證成指以7402.20點開盤,跌幅0.229%。截至下午收盤,滬指收于2536.27點,下跌0.52%。不過,深證成指上漲0.10%,創業板指上漲0.74%。
從板塊來看,A股各大板塊幾乎全線飄紅。園區開發、證券和通信設備等行業板塊指數漲幅居前,其中園區開發漲幅最高,達3.35%。二維碼識別、創投和無人零售等概念指數板塊也一片紅色。同花順漲幅榜顯示,漲幅居前的個股以科技股為主,如超華科技、東方網絡、合晶科技等個股均漲停。
乾明資產總經理李昊庭分析認為,全球經濟都在走下坡路。此時美聯儲無視全球經濟實況強行加息,將會令全球經濟雪上加霜,導致新興經濟體資本流出,進而影響美國經濟未來增長機會。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可做空美指,做空新興市場尤其是印度的股指,做多黃金。
“美聯儲加息路徑放緩,為中國貨幣政策打開空間。”星石投資表示,過去一年,美國處于貨幣政策收緊周期,下半年以來中美貨幣政策脫鉤,中國轉向寬松給人民幣帶來較大的貶值壓力。近期在美國經濟見頂信號累積、股市波動放大的背景下,美聯儲加息路徑確定放緩,將大大緩釋人民幣的匯率壓力,也為貨幣政策打開空間,預計2019年的外部環境將更加友好。
A股的獨立表現,或與12月19日央行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同時新增再貼現和再貸款1000億元有關。李云潔認為,TMLF是央行為了解決當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的一項努力,這個工具期限和PSL一樣長,利率更低,但可以申請的機構面更廣,或有效地提升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貸款的動力,有利于改善今年以來因影子銀行收縮而被誤傷的民營企業經濟,緩解其融資難問題,也有助于社會融資增速的回升。
明年A股或有超預期表現
美聯儲加息對A股有何影響?對此,星石投資表示,美股、A股的聯動性維持弱相關。中國人民銀行在美聯儲加息前夕,創新工具TMLF,主動變相降息,除了定向釋放流動性之外,也有穩定市場信心的用意。同時兩地估值水平不同,10月以來中美市場聯動性已經減弱,此時,受益于央行定向釋放流動性的成長類行業最為大家看好。
某私募研究員向記者表示,美聯儲12月加息在預期之內。雖然隔夜美股大跌,但近一段時間以來A股走勢相對獨立。不過當前市場人氣仍偏向低迷,后期主要期待政策層面更多的利好出現。
千波資產研究中心指出,美聯儲加息會助推美元指數走強,資金成本抬高會分流美股資金,利空美股。但歷史數據顯示,往往在美聯儲結束加息周期后,新興市場會迎來轉機。如果能確認美聯儲明年確定結束加息周期,那么A股和港股會有超預期的表現。
北京某公募基金研究員表示,從今年年底到明年初,市場處于上市公司業績的空窗期,同時相關經濟會議較多,有望帶來政策面的利好,因此短期預計大盤向下的動能有限。同時,此前市場創下的滬指2449點低點,已經得到認可。中期看,明年上半年有可能是上市公司盈利數據最難看的時候,但隨著外部利空的緩和,預計明年下半年A股有望從底部震蕩抬升。
李云潔表示,明年世界經濟的格局非常類似2015年,暴跌的油價會代替美元成為左右全球資產配置的核心要素。油價的下跌一方面可能預示經濟超預期的差,另一方面也會帶動工業金屬價格下跌,從而向新興市場輸出通縮,疊加美國和歐洲的流動性回收,新興市場不易走出泥潭。新興市場在明年一季度仍可能還會“爆雷”,但半開放的資本市場和充足的外匯儲備一如既往地可以幫助中國抵抗大部分沖擊。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