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衍菘 見習記者 金婉霞
“在剛舉辦的摩根大通第四屆全球醫療健康產業上海年會上,通過和創新藥企業以及投資者的溝通交流中,我們感受到,市場對于醫藥板塊的投資情緒正在改善。”10月17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醫療健康行業研究主管黃旸表示。
近期,受美聯儲降息等因素影響,沉寂已久的醫藥板塊逐漸顯示復蘇跡象。數據顯示,國慶期間,港股創新藥ETF最大上漲10%,若拉長時間線來看,自今年9月初至10月15日,該基金的累計漲幅已逾16%。眼下,隨著市場回調,醫藥板塊的投資機遇又體現在哪些方面?這是投資者們較為關注的話題。
醫療健康行業估值處于相對低位
對此,黃旸表示,短期來看,市場對于醫藥板塊的樂觀部分來自對于醫保談判的預期。“今年,預計國家醫保談判政策保持相對穩定,同時對于創新藥的談判規則也預計不會有明顯變化,這或有利于創新藥納入醫保,進而放量。”黃旸稱。
在二級市場,2021年下半年至今,我國醫療健康行業的估值大幅回調,目前仍處于相對低位。黃旸認為,市場對于醫藥板塊的估值已進入相對“理性”階段,后續,市場對醫藥企業的估值或也將回歸公司合理基本面,類似2020年至2021年的“估值熱”可能在短期內不會出現。
國金證券研報也認為,今年下半年,醫藥板塊有望迎來整體性復蘇,“展望2024年下半年,國內創新藥各細分賽道龍頭企業值得關注。”
短期看好腫瘤新療法機會
從具體方向來看,黃旸注意到,目前聚焦于腫瘤的雙抗、抗體偶聯藥物(ADC)等新治療模式已陸續有產品上市,有望進一步打開市場。“雖然這些新治療模式仍是沿用了不少傳統的老靶點,但臨床數據顯示,通過靶點的新組合,也能產生1+1>2的治療效果。”黃旸稱,雖然眼下相關的藥品銷售額仍有限,但未來,這些治療領域或可在全球實現百億美元級規模。
在相關領域方面,中國創新藥企或具有一定的全球競爭潛力。比如,在ADC藥物領域,中國已成為全球ADC藥物開發的領跑者。在今年舉辦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上,中國創新藥企在ADC藥物領域頻頻亮相。根據ASCO官方提供的摘要標題統計,列入今年ASCO年會的口頭報告和壁報共有33個研究成果,其中來自中國的研究成果多達21個。
從長期來看,黃旸認為,自身免疫疾病領域以及由老齡化導致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或有較大機會。“目前,在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雖已陸續有一些創新藥獲批上市,但它們的商業路徑仍未被充分驗證,待開發潛力較大。”黃旸稱,尤其在干細胞治療腦科學疾病方面,目前已有一些臨床數據顯示出了治療潛力,值得關注。“從目前數據來看,異體干細胞治療某些腦科學疾病或成為可能,且有潛力實現量產。”
(編輯 張鈺鵬)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