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見習記者 任世碧
4月21日,可轉債市場呈現震蕩整理的走勢,中證轉債指數下跌0.21%,收報371.75點,轉債市場整體成交額為305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下降39億元,降幅為11.48%。盡管如此,《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今日可轉債個券表現較為活躍,194只個券表現跑贏中證轉債指數,占比逾五成。
具體到個券方面,在353只可轉債中,除今日新市盛虹轉債上漲23.5%之外,有16只個券漲幅超2%,森特轉債大漲15.24%,特一轉債(6.67%)、康隆轉債(5.82%)、英特轉債(5.08%)、英科轉債(4.87%)、尚榮轉債(4.35%)和聯泰轉債(4.02%)等個券漲幅也均逾4%,盡顯強勢。
對于今日可轉債市場的行情表現,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表示,“可轉債作為股性和債性兼具的投資標的,近期因為股市情緒偏弱,轉債市場流動性和去年相較有所下降。隨著大盤前期回調,可轉債短期的下跌,凸顯了其債性反而具有非常好的防守性,而在大盤反彈的時候,近期轉債的異動也造成很多賺錢套利的機會。作為下有保底,上不封頂的投資品種,可轉債是忽略短期波動,追求中期獲得絕對收益的好標的。展望今年的可轉債市場,仍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分化是未來轉債市場主旋律。正股強勢的主流品種以及結構性行情下的板塊輪動,將會給可轉債市場帶來較好的投資回報,把握正股拐點,提前左側布局是求勝之道。”
同時,持有類似觀點的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春節以來可轉債市場逐步回暖,特別是低價轉債已經明顯走出低谷,小于90元的轉債由原來的60余只減少到5只,意味著在恐慌情緒沖擊下的轉債市場已經復蘇,可轉債受到了機構的關注。雖然轉債的平均價格有所抬升,但當前的平均溢價率仍然不高,甚至還有所回落。2月初平均溢價率在30%以上,如今在27%左右。這兩種情況結合起來看,意味著轉債的債性配置功能已經得到恢復,但是市場對股票的后市有一定的疑慮,可轉債總體定價還是理性的。這也在客觀上為我們挑選攻守平衡型的轉債提供了時機,可以選擇正股質地優秀、未來業績增長明確,同時轉股溢價率處于相對低位的轉債品種。”
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4月21日,上述16只漲幅超2%的可轉債個券中,特一轉債、森特轉債、英特轉債、維格轉債等4只個券的正股股價均以漲停報收,萬孚轉債正股股價也大漲6.33%。
展望可轉債市場的后市投資邏輯,富榮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呂曉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震蕩下行,轉債市場表現相對權益略好,指數微跌,市場估值持續壓縮,轉股溢價率適度下行。市場近期關注仍集中在業績表現,關注行業景氣度高和正股業績較好的轉債。”
中信證券債券策略團隊表示,進入二季度,通脹同比增速頂點漸行漸近,市場結構性特征將出現一定變化。進一步在順周期方向集中持倉,更重要的是在其它板塊上尋找潛在的預期差,更多于中小市值正股對應的標的中挖掘業績增速與估值相匹配的標的。順周期交易進入尾聲,堅持聚焦在供給側邏輯上,僅有供給格局緊張的板塊值得更長周期的參與,重點在有色、化工、農產品、黑色系等幾大方向中的部分品種。新的戰場主要聚焦:首先,堅守在疫情退出交易,后續隨著海外的疫情逐步緩和,邏輯仍舊有著非常明確的潛在利好刺激;其次從業績成長性的角度出發,尋找高景氣度的行業。需求景氣疊加成本降低,制造業可能迎來新一輪修復。考慮到宏觀流動性對于市場估值的壓力,更關注估值合理(正股和轉債估值均需要合理)前提下業績的潛在彈性,在中小市值風格中挖掘預期差是當前值得重視的方向。高彈性組合建議重點關注紫金轉債、韋爾轉債、精測轉債、奧佳轉債、火炬轉債、法蘭轉債、星宇轉債、華菱轉2、福20轉債、恩捷轉債等。
渤海證券表示,上周可轉債市場升溫,成交額顯著增加,受到權益市場的影響,轉債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小幅提升。但目前轉債估值水平適中,仍有較好的保護作用,轉債市場表現的更加平穩,安全性較高。隨著年報逐漸披露,一方面可以著眼于周期類收尾行情;另外,醫藥類個券業績超預期可能產生提振作用。建議關注恩捷轉債、紫金轉債、賽意轉債、靈康轉債、壽仙轉債、永創轉債等。
表:4月21日漲幅超2%的可轉債個券一覽
制表:任世碧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趙子強)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