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文青
5月27日,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微公司”)在臨港基地召開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
數據顯示,中微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90.65億元,同比增長44.73%,保持了近四年營收年均增幅大于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約13.88億元,同比增長16.51%,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2025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延續高增長態勢。
中微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志堯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到2035年,中微公司將在規模、產品競爭力和客戶滿意度上成為全球第一梯隊的半導體設備公司。公司的目標一定要達到,一定能夠達到。
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達24.52億元,同比增長94.31%,占營業收入比例約27.05%。今年一季度,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90.53%至6.87億元。
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推動產品迭代速度顯著提升。目前,中微公司在研超20款新設備,包括新一代CCP高能等離子體刻蝕設備、ICP低能等離子體刻蝕設備、晶圓邊緣刻蝕設備、LPCVD(低壓化學氣相沉積)及ALD(原子層沉積)薄膜設備、硅和鍺硅外延EPI設備、新一代等離子體源的PECVD設備和電子束量檢測設備等。同時,中微公司通過投資和成立子公司,布局了量檢測設備板塊。
在泛半導體領域,中微公司的MOCVD(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設備持續領跑全球市場,并加速向碳化硅功率器件、Micro-LED等新興領域拓展。
“經過20年的努力,公司已經擁有非常強的研發團隊。過去開發一款新設備需3年至5年,算上進入市場需要7年,現在只需要18個月就可以開發出一款新產品,最多半年到一年就可以實現量產。”尹志堯表示。
同時,“考慮到外部的一系列限制,中微公司大幅提升研發投入實則在短時間內‘補短板’,從而保證國內生產線能夠順利投產。”尹志堯表示。
當前,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人工智能、云計算、自動駕駛等領域快速發展,推動芯片制造向更先進制程演進。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仍將保持增長。其中,中國市場表現廣受關注。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一直在積極投入,希望實現突破,目前來看主要廠商在一些產品業務上存在重疊的情況。因此,后續市場需要關注廠商的核心競爭力。
“中微公司的策略是保證高質量發展。公司歡迎競爭,也會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尹志堯表示,“公司的策略是集中資源開發具有差異化、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設備產品,避免低端內卷,根據自身能力承擔社會責任。”
在開發更多具有競爭力的半導體設備產品的同時,中微公司也在加速布局產業鏈上下游重點領域。自上市以來,中微公司已投資3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了浮盈5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和戰略協同效果。其中,公司參股投資的8家公司已經完成A股掛牌上市。公司也一直將零部件和材料供應商的開發和管理作為營運重心之一。截至目前,與全球超800家供應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
尹志堯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對中微公司影響不大。中微公司在關鍵零部件上基本不依賴美國,近年來公司陸續開發了更多質量優異的供應商,并加強培育本土核心供應商,進一步提升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率,從而建立更加自主可控的供應鏈。
23:49 | 小米創下史上最強單季度業績 推進... |
23:49 | 十大舉措促四川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 |
23:48 | 拼多多一季度實現營收957億元 |
23:48 | 禾邁股份簽訂10億元戶用光伏合作協... |
23:48 | 快手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9% AI加... |
23:48 | 直擊中微公司業績說明會:研發投入... |
23:48 | 資源為盾、技術為矛、產業為基 洛... |
23:48 |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未來的汽車... |
23:48 | 廣聯航空擬控股天津躍峰 搶抓商業... |
23:48 | 礦企“出海”并購意義大 |
23:48 | 公募基金總規模首次突破33萬億元 |
23:48 | 4月份券商ETF業務誰最強? 中信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