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新證券法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以來,董責險熱度明顯提升。《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3月份以來咨詢董責險的上市公司數量明顯增加,進入4月份,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發布投保方案,《證券日報》記者整理的數據顯示,僅4月份,已有19家上市公司發布董責險投保計劃,超過一季度投保公司之和(14家)。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證券市場更加成熟、新證券法的實施,未來董責險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不過,在實踐中董責險的理賠糾紛較多,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投保量激增
盡管董責險早已于2002年就引進了我國證券市場,但上市公司投保比例長期極低,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平均每年投保量僅為2%,且很多公司并未長期投保。
而今年4月份,上市公司密集發布董責險投保方案。具體來看,這些上市公司包括中國外運、首創股份、華燦光電、中文在線、海油發展、佛山照明、三達膜、弘信電子、遠達環保、佛燃能源、嘉化能源、萬潤股份、建發股份、均勝電子、濱化股份、紫晶存儲、四川美豐、匯納科技以及溫氏股份。
安達保險金融險部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證券法加大了對于違規信息披露的信息披露義務人及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處罰力度,并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由過錯責任原則修改為過錯推定責任原則,擴大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責任,由此加大了董責險的投保需求。
記者從多家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公司了解到,新證券法實施后,咨詢董責險的上市公司數量激增,一方面,國內外證券訴訟監管環境越來越嚴苛;另一方面,投資者權益保護意識日益提升,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關注管理者執業風險的轉移。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逐步成熟、新證券法的實施,未來董責險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安達保險上述負責人表示,上市公司投保董責險比較關心的問題主要是保險公司的資質、理賠經驗、合作律師團隊資質、保障范圍以及保險成本預估等。
從4月份上市公司發布的投保方案可以看出,董責險的賠償限額在2000萬元到2億元之間,保費支出計劃在10萬元到50萬元之間。從上市公司的投保計劃來折算簡單費率來看,不同公司、不同行業間的差距比較大。
中怡保險經紀金融及專業責任總監、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申迪中表示,董責險的費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核定過程,保險公司會根據投保公司的市值和流通比例、公司治理水平、此前是否有過證券類事件以及具體的保險條款設計等因素來評估費率,因此,不同公司間的費率差異較大。
在被保險人方面,各上市公司有所區別,有的包括公司、公司全體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有的僅投保董監高人員,有的表達為董監高及其他相關主體,還有的被保險人包括公司及公司過去、現在以及保險期間任命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認定“故意”有條件
雖然4月份上市公司投保董責險形成了一個小高峰,但整體來看,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投保比例仍然很低,整體不足10%。業內人士認為,這與我國的法律環境,投資者權益保護意識,以及董責險在實踐中的表現等因素都有關系。
目前,我國公開的董責險賠付案例并不多,一方面是因為投資者起訴上市公司及其高管的案例較少,另一方面是因為當事方不愿公開相關情況。從公開信息來看,2014年6月12日,由于技術性失誤,除權后開盤價應為7.95元/股的某上市公司,價格顯示為7.16元/股。此后,投資者獲得補償金,該上市公司投保的董責險也進行了相應的理賠。
同時,《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實踐中,董責險理賠的爭議比較多。究其原因,申迪中表示,董責險的承保范圍是概括性的,而非窮盡列舉所有可能在保單項下得到保障的情形。各家保險公司的條款并不是統一的,不同保險公司對不同客戶提供的保險條款都可能有較大不同。多家保險公司聯合承保時也可能發生對保單條款理解不同的情況。尤其是對于保單內的免責條款的理解,比如如何解讀故意行為的定義、抗辯策略的制定等,都是容易與保險公司發生爭議的因素。
安達保險上述負責人也表示,爭議的主要原因在于投保人在投保時對產品和保障范圍的理解與保險公司的承保意圖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建議投保人在投保前就所關心的保障進行充分的了解。
可見,董責險是較為復雜的產品,在實踐中,溝通、和解是比較常見的解決辦法。同時,對于近期非常受關注的董責險是否能承保財務造假的問題,業內人士的答案非常明確,即財務造假等故意違法行為,不在董責險承保范圍。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何界定財務造假?申迪中認為,核心問題是如何認定所謂的財務造假等行為,不能簡單地認為上市公司及董事高管被“指控”“涉嫌”財務造假時,就認為保單是除外承保的。董責險保單對故意行為是除外承保的,但必須是在得到“最終且不可撤銷的判定其為故意行為”時才能啟動該項除外條款。所以,確保董責險能夠在被保險人遭到索賠及訴訟能有效啟動抗辯費用的賠付非常重要。即使上市公司自己認定某些員工造假,也涉及保障的可分性和推定知曉等問題,也不能一概而論保單是否對保單內的所有被保險人是承保還是拒保。
20:06 | 徐工機械:已組建專項支持團隊參與... |
20:05 | 湘電股份3X50Mvar調相機在國家能源... |
20:05 | 遠大醫藥核藥亮相ASCO及APPLE年會 ... |
20:04 | 首車國家能源集團綠氫進京交付 實... |
20:04 | 明泰鋁業布局新能源電池業務 |
20:04 | “AI+會計行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論... |
20:01 | 中科曙光與海光信息宣布戰略重組 |
19:57 | 中聯上市公司價值100榜單發布 上市... |
19:37 | 奕瑞科技擬通過子公司投資不超過18... |
19:37 | 成都三宗宅地10.11億元成交 均為民... |
19:37 | 具身智能加速落地 滬市公司高強度... |
19:16 | 中科環保收購晉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