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近年來,境外機構配置中國債券熱情高漲。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4.5萬億元,占中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的比重為2.7%。
其中,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4.46萬億元;分券種看,境外機構持有國債2.24萬億元、占比50.2%,同業存單1.09萬億元、占比24.4%,政策性銀行債券0.96萬億元、占比21.5%。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境外機構從去年9月份到今年7月份已經連續11個月增持中國債券。央行數據顯示,2023年8月份至2024年7月份,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分別為3.24萬億元、3.25萬億元、3.29萬億元、3.54萬億元、3.72萬億元、3.92萬億元、4萬億元、4.05萬億元、4.09萬億元、4.27萬億元、4.35萬億元、4.5萬億元,累計增持規模達1.26萬億元。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于麗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資持續增持境內債券,一方面是息差交易增加。由于近期美元/人民幣(CNY)掉期點貼水幅度較大,境外機構在境外借入美元,投資境內短期債券的息差交易增多。以7月底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及1年掉期點計算,外資買入1年期同業存單同時簽訂1年期遠期合約,綜合收益為6.04%,高于境外借入美元成本。另一方面是境外央行、主權財富基金等配置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有所增長。人民幣資產安全性較高,作為避險資產受到包括境外央行、主權財富基金等境外投資者的青睞。同時,由于經濟運行和政策節奏的差異,人民幣債券與歐美國債相關性較低,配置人民幣債券有助于降低投資組合收益波動性,提高組合風險收益比。此外,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占比穩步提高,也是推動境外央行等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的重要原因。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境外機構持續增配中國債券,既有短期因素,也有中長期因素。從短期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宏觀政策保持積極,外資看好債市走勢。同時,我國持續推動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外資投資人民幣債券提供便利、降低了交易成本等。從中長期看,我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經濟長期向好,增強了外資持有人民幣債券信心。
展望后市,業界普遍預計境外機構增持中國債券的趨勢還將延續。
于麗峰認為,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國內金融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和債券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外資持續提高人民幣債券的配置比例是大勢所趨。未來隨著國內信用債市場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外資持有境內債券的品種將進一步豐富,規模也將持續擴大。
23:49 | 小米創下史上最強單季度業績 推進... |
23:49 | 十大舉措促四川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 |
23:48 | 拼多多一季度實現營收957億元 |
23:48 | 禾邁股份簽訂10億元戶用光伏合作協... |
23:48 | 快手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9% AI加... |
23:48 | 直擊中微公司業績說明會:研發投入... |
23:48 | 資源為盾、技術為矛、產業為基 洛... |
23:48 |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未來的汽車... |
23:48 | 廣聯航空擬控股天津躍峰 搶抓商業... |
23:48 | 礦企“出海”并購意義大 |
23:48 | 公募基金總規模首次突破33萬億元 |
23:48 | 4月份券商ETF業務誰最強? 中信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