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繼陜國投之后,上市信托公司再次交出亮眼的半年報成績單。山東國信日前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經營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同比增幅分別超30%和50%。
山東國信是首家港股上市的內地信托公司,上市前曾飽受被動管理型信托資產規模比重過高的困擾。今年半年報顯示,山東國信的信托資產配置明顯優化,主動管理型信托資產規模占比超過40%,貢獻收入占信托業務收入的比重高達80%。
但亮眼的業績并未提振山東國信股價的同步上漲。山東國信自上市后股價一路走低,逐漸淪為“仙股”,長期在1港元/股之下徘徊。截至昨日收盤,山東國信股價收報0.75港元/股,下跌2.6%。與當初4.56港元/股的掛牌價相比已相距甚遠。
超八成信托收入來自主動管理
8月25日,山東國信披露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山東國信實現經營收入11.37億元,同比增長32.5%;凈利潤5.14億元,同比增長56.7%。對于上半年業績的增長,山東國信表示,主要得益于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利息收入及分占以權益法計量的投資利潤同比增加等因素。
然而,亮眼的半年報業績發布后,山東國信的股價不僅未出現顯著拉升,反而走出一波跌勢。8月26日、27日、28日,山東國信的股價連續三日不升反跌,從0.85港元/股跌至0.75港元/股,累計跌幅達12%。
從經營收入構成來看,山東國信主營的信托業務收入優勢并不突出,固有業務收入貢獻了半壁江山。數據顯示,公司的信托業務收入和固有業務收入占收入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4.8%和55.2%。固有業務通常協同主營信托業務開展,主要以投資為主,是信托公司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一些信托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支柱。
信托業務收入主要源于主動管理業務,這也是山東國信的一大業務亮點。上市后的山東國信向主動管理轉型效果明顯,轉劣勢為優勢,資產結構得到優化。半年報顯示,山東國信主動管理型信托資產規模為1013.6億元,占管理全部信托資產規模的43.6%;管理的主動管理型信托產生的收入為4.62億元,占信托業務總收入的80.9%。與之相比,在上市前的2016年,公司的主動管理型信托資產規模占比不足30%。
在信托轉型的大背景下,向主動管理要業績成為信托公司的普遍選擇。典型的如民生信托,2019年主動管理資產規模占比已超80%。民生信托在主動管理類產品的設計上,以“專業化、特色化、投行化、盈利化”為核心理念,注重項目挖掘能力、產品設計能力、后期管理能力等主動管理能力的提高,推進主動管理專業化轉型向縱深邁進。
壓降融資類信托成行業趨勢
山東國信的另一大亮點在于融資類信托業務規模大幅壓縮。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山東國信存續131個融資類信托,對應的融資類信托規模為325.86億元,同比下降20.3%。
融資類業務是非標業務的主力,壓降規模是監管部門的要求。據用益信托數據顯示,7月份融資類信托成立規模僅為1100億元,環比下降32%;融資類信托規模占信托總規模的64%,環比下降10個百分點。
事實上,融資類信托規模壓降在6月份已現端倪。彼時,曾有多家信托公司傳出“融資類信托被監管叫停”的消息。雖然該消息未被官方證實,但仍有北京地區信托公司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壓降融資類業務本來就是信托行業發展趨勢,暫停業務或是個別信托公司采取的內部應對措施。
不論是提高主動管理能力,還是壓降融資類信托規模,其本質都是通過轉型回歸信托本源,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托轉型的意義有四個。一是信托公司應順應監管層要求,積極推動標品類業務發展;二是加大拓展資產證券化、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等服務信托業務;三是強化主動管理能力,通過產業投資基金、真正的股權投資、永續債等方式推動傳統業務優化升級;四是加大信托公司風險合規體系建設,堅守風險防控底線。
23:49 | 小米創下史上最強單季度業績 推進... |
23:49 | 十大舉措促四川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 |
23:48 | 拼多多一季度實現營收957億元 |
23:48 | 禾邁股份簽訂10億元戶用光伏合作協... |
23:48 | 快手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9% AI加... |
23:48 | 直擊中微公司業績說明會:研發投入... |
23:48 | 資源為盾、技術為矛、產業為基 洛... |
23:48 |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未來的汽車... |
23:48 | 廣聯航空擬控股天津躍峰 搶抓商業... |
23:48 | 礦企“出海”并購意義大 |
23:48 | 公募基金總規模首次突破33萬億元 |
23:48 | 4月份券商ETF業務誰最強? 中信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